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媒體

德語媒體:誰才是德國的好朋友?

文山 摘編
2018年10月27日

歐美之間如果日益疏遠,誰才能成為歐洲人的新朋友?中國與美國之間的戰爭風險,如何才能降低?德語報刊評論版,探討了這些話題。

Symbolbild Deutschland China Flaggen
圖片來源: Ed Jones/AFP/Getty Images

(德國之聲中文網)瑞士《新蘇黎世報》以"攜華抗美?"為題刊發了評論。文章注意到,歐盟理事會主席圖斯克(Donald Tusk)將美國而非中國視作對自由主義國際秩序的威脅。作者認為,圖斯克在不久前歐亞峰會上的這種言論說明他對地緣政治缺乏基本常識。

"我們要是將圖斯克的言論和不久前美國副總統彭斯針對中國的言論進行對比,不免產生這樣的印象:歐美的地緣政治理念已經漸行漸遠。圖斯克顯然認為,對自由主義國際秩序的真正威脅來自華盛頓,而非莫斯科或北京。而美國方面則準備好與中國進行長期的對立,理由則是中國正在大規模破壞國際經濟與政治秩序。"

"事實上,法國、英國、德國這三個最主要的歐洲國家,至少在對華問題上更認同彭斯的觀點,而非圖斯克。法國和英國也會不時派遣戰艦前往南中國海巡航,從而表明反對中國尋求地區霸權的立場。德國各界對中國的懷疑聲音也顯著增強,尤其是經濟以及政治領域。"

"在自由主義國際秩序面臨越來越大壓力的今天,德國真正在加強關係的亞洲國家,不是威權主義中國,而是中國的地區主要對手、自由民主的日本。柏林此前已經致力於讓歐盟能迅速與日本達成一份全面自貿協議,日歐之間還有一份戰略合作協議。而在今年7月,德國外長馬斯(Heiko Maas)也選擇東京來向外界推介其'多邊主義者聯盟'之構想。這並不是偶然。"

美軍前高級將領霍奇斯圖片來源: DW/D. Sünderhauf

《法蘭克福匯報》則以"北京通往超級大國的道路:會和中國開戰嗎?"為題,刊文指出,中國在亞太地區挑戰美國的地位,短期內局勢不會緩和。作者注意到了美軍前高級將領霍奇斯(Frederick B. Hodges)本周四在一次演講中認為中美兩國在今後15年內有很大概率發生戰爭。

"儘管現在中國還沒有試圖在軍事上與美國平起平坐,今後幾十年美國將依然保持對中國的軍事優勢,但是,華盛頓依然不得不坐視中國周邊海域變得對美國海軍越來越危險。許多擴建的島礁上設置了機場,還有反艦導彈、具有打擊能力的中國海軍艦艇,美國海軍只有在付出高額損失的情況下才能擊退他們。況且,還沒有計入頗具威力的中國網路戰部隊。"

"幾年前,美國海軍一艦艇編隊的司令官就拒絕接近中國大陸沿海。他認為,這會讓他的編隊陷入易受攻擊的境地。而在今年6月,《華盛頓郵報》則披露,駭客已經竊取了美國某型潛射導彈的研發圖紙。"

文章接著指出,美國總統川普退出美俄之間的核裁軍條約、尋求新的囊括中國的協定,有著多方面的考量。關鍵一點是,美國總統不再將俄羅斯視作美國全球霸主地位的挑戰者,而是中國。"霍奇斯的言論是否正確?並不一定。現在幾乎失控的中美貿易戰就已經表明,兩國之間的相互聯結是多麼緊密。中美若相互開戰,對雙方都會造成嚴重後果,並且讓全球經濟都徹底遭殃,最終只會有輸家。也許,霍奇斯的警告會再一次促使這種情況不會發生。他的警告為期15年,也就是到2033年。屆時霍奇斯75歲,還能經歷這一切。"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觀點或立場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