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媒體

德語媒體:貿易戰中的中國「撒手鐧」

達揚(摘編)
2018年8月7日

中國是美國國債的最大債權人。表面看來,中國似乎可以拋售美債,逼迫美國就範。但事實上,這個撒手鐧的可操作性並不強。

USA China - Handel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AP Photo/A. Wong

(德國之聲中文網)在愈演愈烈的貿易衝突中,中美兩國互不相讓,相繼宣佈對對方產品增收關稅。理論上,中國還有一個撒手鐧:一旦中國拋售數以兆计的美國國債,本以債台高築的美國政府必將陷入被動。但《新蘇黎世報》一篇報導指出,拋售美國國債,對中國來說並不是一個理想的選擇。文章寫道:"

"過去幾個月來,專家們對此問題進行研討後一致認為:如果中國拋售美國國債,最終損失最大的將是中國自己。因為,一旦中國大量拋售美國國債,債券的價格就會下跌。中國不可能一次性拋售所有美債,而只能在最短一年半的時間內分期分批的出售,而每次拋售相當數量的美債,都會導致剩餘債券的貶值。也就是說,對中國來說,拋售美債將是一個賠本買賣。..."

專家:拋售美國國債對中國不是一個可行選項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chromorange/C. Ohde

文章寫道,即便中國政府真的拋售了美債,那收回的巨額美元現金如何處置也將成為一個棘手問題。如果用這些美金購買歐元或瑞士法郎,吃虧的還將是中國。

"商業銀行分析師威登施泰內爾(Bernd Weidensteiner)認為,中國如果大量拋售美元,將導致美元貶值。相反人民幣則會升值,從而使中國出口產品價格升高。由於美國增收關稅,已經抬高了中國產品的價格。因此,中國領導人顯然不希望中國產品進一步提升價格。"

文章寫道,中國領導人當然也可以用這些美元去購買美國股票或企業,但鑑於目前中美關係的敏感性,美國政界想必不會同意中方大規模收購美國公司。

今年四月,一名在德國尋求避難的維吾爾青年,被錯誤地遣返中國,從此杳無音訊。此事本周被曝光之後,難民機構的官僚作風引發諸多批評,與此同時,新疆的人權狀況也引起了各大德語報刊的關注。《法蘭克福匯報》以《遣返後即告失蹤》為題,詳細報導了這次由失誤造成的遣返行動。文章寫道:

喀什一座清真寺掛著「愛黨愛國」的橫幅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K. Frayer

"事實上,兩年以來,新疆正在開展一場針對維吾爾少數民族的'再教育運動'。西方政府估計,目前有大約五十萬至八十萬以維吾爾人為主的穆斯林在沒有逮捕令的情況下遭到關押。伊寧市一名居民對記者表示,僅他的親朋鄰居當中,就有大約一百人被關進了'再教育營'。按照他的說法,這些人被關押的理由包括同境外聯絡、蓄留胡須、擁有宗教書刊或過於頻繁地禱告等等。他說,這些人大多數已經被關押了一年多。目擊者表示,被關押者被強迫歌頌共產黨,按照國家有關伊斯蘭教的規定,並要求他們學習漢語。很難獲得有關新疆的訊息,因為當地充滿了恐懼氛圍,而記者則一直受到安全部門的監督。記者過去幾天走訪的清真寺中,都掛著習近平的畫像和'熱愛共產黨'之類的標語。"

[摘編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