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語媒體:金正恩究竟想要什麼?

雨涵
2017年12月15日

連續試射、戰爭威脅:北韓不斷挑起東北亞局勢緊張,究竟想要達到什麼目的?這是《世界報》記者探討的話題。此外在北京郊區拍攝「清理低端人口」影片的畫家,也引起了《新蘇黎世報》記者的關注。

Bildergalerie Jahresrückblick 2017 International
圖片來源: Reuters/KCNA

德語媒體:金正恩究竟想要什麼?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audio element.

(德國之聲中文網)韓國總統文在寅正在中國訪問,朝鮮半島局势自然是雙方討論的議題之一。《世界報》記者Torsten Krauel關注了金正恩面對川普的博弈計劃--只要有了自己的核武器,平壤就無需擔心美國要怎麼應對。不過面對這一目標,這位"金家王朝"第三代掌門人還欠缺最後的幾步。

圖片來源: Reuters/T. Hanai

文章回顧了金正日還在位的時候,在擁核問題上和國際社會玩的一個"伎倆":當年和美、中、俄、日、韓之間的六方會談似乎已經有了進展,金正日做出了願意放棄核武器發展計劃的姿態。1999年,他甚至還下令停止導彈試射。然而六年之後,金正日中斷了六方會談。緊接著次年北韓就進行了第一次核試驗。而金正恩在繼承父親的衣缽之後,也在繼續著核武發展道路。

作者分析道:"平壤在走著雙軌並行的路線。它一方面給世界帶來一絲希望,讓人們覺得朝鮮半島无核化也許能夠成功,一方面又在推進自己的裝備建設。……金正恩必須採取和他父親一樣的策略,而他顯然也正在這樣做。"

而金正恩的最終目標是什麼呢?"他的目標就是以政治上平起平坐的地位,和美國簽署一份協議。從目前來看,這份協議應該是取代1953年北韓停戰協定的一份正式和平條約。這份協議的具體內容是什麼,尚難以估計,但有一點是毫無疑問的:平壤一定希望在其中扮演主導角色。金家政權希望能夠寫入協議的內容包括,美國從韓國撤走駐軍,並且不再在關島部署射程可達北韓的導彈。核武器並不在協議設定內容之內。"

然而這些內容從目前來看,都不是美國及其東亞盟友可能接受的。而北韓也將繼續在核武發展道路上一意孤行。文章繼續分析了中國在其中可能發揮的作用:"北京能夠阻止金正恩邁向核國家的腳步嗎?中國已經在對朝貿易領域採取了制裁措施,但是這些似乎沒有刺到金正恩的痛處。而俄羅斯卻在煤炭貿易的空缺中趁虛而入,並且已經取得了聯繫:本周三,俄羅斯國防部的一個代表團抵達北韓,進行為期四天的會談。而官方的說法是,相關會談旨在'阻止危險軍事行動'。"

對於北京來說,北韓是一個棘手的問題。作者還從中國自身的經歷出發分析北京的視角:"毛澤東當年也是和今天的金正恩一樣堅定不移地推進核武發展進程。北京深知,擁有核武器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提條件。現在北京也加入到國際上孤立北韓的行列之中,為的是不失去美國市場,同時也能不受干擾地繼續自己的武器發展。據稱中國本周初又成功試射了東風41洲際彈道導彈,這是世界上射程最遠的導彈。北京距離自己的目標顯然又邁進了一步。"

"強制清理"引起的憤怒

《新蘇黎世報》駐京記者Matthias Müller則將視線投向京郊。一場浩浩蕩蕩的"清理"工作讓原本居住在出租式國宅裡的所謂"低端人口"一夜之間無家可歸。而現在,凡是反對政府清理工作,以行動支持以農民工為主體的這個弱勢群體的人,也會遇到麻煩。"人們認為,當局顯然是利用11月18日發生在大興的那場大火作為藉口,將這些農民工驅逐出北京城。然而這也只是事實的一部分。這一行動也有其背後原因。據非政府組織中國勞工通訊統計,僅僅在2017年的前10個月裡,中國全國就發生了1萬5千起建築工地、廠房和倉庫等勞動場所失火事故。……而這些廠房工地的業主常常因為無視安全規則而受到批評。"

12月7日,工人們在清理大興火災現場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G.Shih

北京是一個貧富兩極分化極為典型的城市。官方新華社近日發表評論呼籲,應該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如果不能解決人們追求更好生活的願望與區域發展平衡之間的衝突,中國可能會面臨混亂和革命的威脅。《新蘇黎世報》記者指出,從一個案例上可以看出,中國當局對這一問題感到相當緊張:"48歲的畫家華湧從這場大驅逐行動的一開始就用自己的手機四處追蹤,拍攝下清理過程,以及與農民工的對話,然後把這些影片發表在Youtube和微信上。然而在當局得知這一消息之後,就一直在試圖追捕他。所以華湧不斷東躲西藏。他對《紐約時報》透露,自己在朋友的幫助下從A市到了B市,現在又想要轉移到C市。而根據一個香港部落格公佈的消息,這些幫助華湧的人也面臨極大危險:有五個幫助過這位畫家的人目前已經身陷囹圄。"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