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媒體

德語媒體:陰雲密佈的訪華之旅

王凡
2016年10月31日

德語媒體本周一紛紛關注嘉布瑞爾訪華。《南德意志報》刊文稱,這位德國經濟部長想要為在華德企爭取權益,然而如願以償的機會不大;《法蘭克福匯報》則給出了德國經濟界對中資收購和中國經濟症結的看法。

Deutschland Sigmar Gabriel reist nach China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S. Gallup

(德國之聲中文網)"在這個周一,嘉布瑞爾啟程前往中國。同行的還有60名德國企業家,以及一場正在上演的、對於目前德中經濟關係來說很典型的衝突",《南德意志報》在周一(10月31日)文章的開頭這樣寫道。

中德這兩個出口大國"幾乎不再信任彼此,而那些德國人出口機械和技術、中國人出口實惠產品的日子已經成為過往"。"中國不想再做廉價的世界加工廠,而是想要自己生產設備。這樣一來,中國就從德企的合作夥伴,搖身變成了德企的競爭對手。那個讓雙方都成為國際化贏家的老商業模式,愈加過時了。"

文章還寫道,德國政府很不愉快地看到,一方面中國投資者飛速地購買德國高科技企業,另一方面中國市場卻沒有同樣地向德方開放。身為德國副總理、經濟部長的嘉布瑞爾在臨行前宣佈,將要公開談及這個衝突。

"對於(嘉布瑞爾的)這個計劃,北京領導層以諷刺的口吻做出回應,稱對於德國近來的發展'很是擔憂'。這個擔憂指的是,這位德國經濟部長剛出人意料地撤回了中方收購機械設備企業愛思強(Aixtron)許可一事。這個擔憂很大,以至於北京在嘉布瑞爾臨行前都沒有確認,李克強總理是否有時間與這位德國副總理會晤。"

文章隨後講述了中方在購買德企方面的好胃口,以及美方稱愛思強收購案可能威脅西方安全利益、該收購計劃隨後被叫停一事。"這其中涉及的並不僅僅是德、中爭奪全球市場份額的問題,而是三個在出口方面遙遙領先的國家之間的角力。……對於三個國家而言,都意味著鞏固自身的地位。可以想像,例如購買照明燈具企業Ledvance(歐司朗旗下品牌)這樣的德企收購要約,將被柏林(以及華盛頓)特別仔細地審查。"

對於這次嘉布瑞爾訪華的結果,作者持懷疑態度,稱"鑑於雙方爭論之激烈程度,嘉布瑞爾此行計劃與中國工信部部長苗圩簽署延長'經理人培訓項目'的事情顯得乏味而平庸"。

德國經濟部表示,將深入調查中資企業對德國照明企業歐司朗的收購計劃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法蘭克福匯報》同樣不看好嘉布瑞爾此行,在周一經濟版一篇文章的開頭寫道,"德國經濟部長訪華前的氣氛還很少這麼差"。嘉布瑞爾在臨行前對媒體表示,"我們要保護自己不受不公平競爭威脅。無論這種不公平競爭來自何方",並表示在愛思強這樣涉及安全問題的事例中,要更仔細審查。

"德國經濟界則對這種審查持批判性態度。"文章援引德國經濟亞太委員會主席林哈德(Hubert Lienhard)表示,希望保持市場的開放性。"作為德國工業界的我們就像是囚徒,因為我們要出口,所以我們總呼籲越來越開放的市場","就這一點而言,我支持我們在德國不要(對中國收購)施行更嚴格的條例"。

與此同時,林哈德認為,中國在面臨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威脅。文章援引這位德國經濟亞太委員會主席稱,中國有兩大嚴重問題。"中方一定要挽救國有企業、讓其存活下去,然而中國有至少30個魯爾區,這些工業區都要結構重組。這要花上很多年的時間。"這也與債務迅速增長的問題相聯繫。他表示,中國試圖硬性維持這些不景氣的鋼鐵廠、水泥廠,耗資巨大,導致政府債務迅速增長。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