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語媒體:面對中美相爭 歐洲應當堅守哪些原則?
2019年12月20日(德國之聲中文網) 最新一期的《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德國版以"夾在中美之間的歐洲----閉關自守得不償失"為題,刊發評論指出,5G以及華為之爭只是中美科技脫鉤的序曲,而歐洲將必須做出自己的抉擇。
"這場越來越大的雪崩,對於歐洲來說不是什麼好消息。它愈發清晰地顯示,5G之爭只是一個開端,硬體、軟體行業也將緊隨其後,與中國的科技合作也將成為爭議焦點。"
作者注意到,主持研發全球首枚量子通信衛星的潘建偉,在德國海德堡也有合作科研項目,同時他又參與中國軍方的多個尖端研發項目。"這些訊息,都與一條越來越清晰的政治方針相切合:中國人不值得信賴,和中國人的任何合作都有安全風險。"
"然而,歷史經驗告訴我們:面對這種情況下,最好的保障手段並不是相互封閉,而是開放與合作。只有開放自己的研究成果,才能讓潛在敵人理性地評估自身實力,從而做出理性的決策。這當然既適用於美國也適用於中國。"
"而且,相互封閉、相互懷疑、相互指責不利於基礎科學研究的開展。一旦基礎科學受阻,新技術的開放也會遇到障礙。人類能否承擔得起這樣的代價?這非常令人懷疑。"
瑞士《金融經濟報》以"歐盟作為地緣政治大國的代價"為題,刊發歐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德國經濟學家格羅斯(Daniel Gros)撰寫的客席評論。文章指出,沒有專屬軍隊的歐盟若想在全球地緣政治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只能通過經濟手段。但是,如果將貿易當作政治工具,又會違背歐盟自己捍衛的自由貿易理念。作者問道,歐盟到底還有哪些成為地緣政治大國的途徑?
"歐盟能夠施展自己經濟影響力的另一個地點就在歐盟的周邊地區。許多歐洲人現在都擔心,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會憑借優惠貸款、基礎設施援建拉攏包括部分歐盟成員國在內的許多國家,歐盟周邊地區因此會受到侵蝕。但是這也帶來了同樣的問題:這種擔心,是否能成為弱化我們善政原則的藉口?"
"比如在巴爾干地區,歐盟也援建該地區的許多工程。這些工程都要經過嚴格的性價比分析。在經濟基礎薄弱的山區,道路、鐵路的修建價格十分昂貴。提議修建連接人口相對較少城鎮的超級公路,儘管能夠贏得當地政界的支持,但是經濟上卻沒什麼意義。歐洲投資銀行、歐洲復興開放銀行等歐盟層面的出資方總體上都反對這樣的援建工程。但是中國人卻顯然非常願意援建這種'通往不毛之地的高速公路'。如果歐盟也加入競賽,資助巴爾干國家的'白象工程'從而換取當地的支持,那麼,這些工程的可能益處,最遲會在維護費用攀升之時而徹底消失。許多加入了一帶一路倡議的國家,已經為此有了一肚子苦水。"
文章末尾,作者問道:"在經濟方面,歐盟依然有著與中國、美國相似的實力。因此,許多人都在設想,是否能將經濟實力轉化為地緣政治實力。可是,這樣就必然要放棄一些歐盟的核心原則,這種做法到底值得嗎?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