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語媒體:面對西方壓力習近平為何不為之所動?
2021年6月23日(德國之聲中文網)美國總統拜登上台之後,延續了川普时期的對華強硬路線。唯一的區別就是拜登要拉攏盟友遏制中國勢力做大。從兩個星期前拜登上任以來的首次歐洲之行就可以看得出來,一路呼朋喚友,每一場峰會的主題都離不開「中國」。
不過《法蘭克福匯報》發表的一篇題為《優勢地位?》(Position der Stärke?)的評論指出,「習近平並不為之所動。到目前為止,沒有跡象顯示出國際壓力會讓習屈從修正現有的路線」。評論列舉中國在香港、新疆、台灣、新冠病毒溯源的問題上,態度都沒有發生改變。
評論寫道:「由於中國體制的保密性,這種政治機構展示實力的成本上升是否會加劇人們對黨和國家領導戰略的懷疑,外界無法做出判斷。然而,可以看到的是,來自西方的批評正在幫助習近平將自己塑造成中國利益的保護者。他似乎已經成功地讓大部分人相信,所有針對中國的批評都帶有阻攔中國在國際社會擁有合法地位的動機。」
評論指出,「如果拜登把與中國的衝突說成是21世紀民主國家與專制國家之間的意識形態對決,這樣做的意義微乎其微。將焦點縮小到體制的競爭就會不必要地剝奪了拜登的迴旋餘地,同時還讓中國領導層更樂於相信中國會遭受與已解體的蘇聯相同命運的想像。 對意識形態差異的關注也會讓那些不能被稱為完美民主的國家遭到排擠,實際上它們在阻止中國違反規則方面卻是重要的合作夥伴。例如菲律賓和越南,以及正變得越來越專制的印度。中國在世界上日益增長的影響力畢竟不是基於其政治制度的吸引力,而是基於國家的經濟實力以及不斷上升的軍事力量。在亞洲、拉丁美洲和非洲,許多國家根本沒有能力公開反對中國。」
評論寫道:「即使在西方也很難同仇敵愾,正如美國和歐洲在對空中巴士和波音的補貼爭端中達成的協議所顯示的。白宮樂於稱讚它是對『來自中國的共同挑戰』的回答,但與此同時,空中巴士和波音依舊依賴於中國——世界上最重要的民用飛機市場。所以這個問題是複雜的。習近平對這些情況十分瞭解。如果不久之後正如美國宣佈的,拜登要和習近平見面,那麼習會認為自己處在優勢地位。」
巴基斯坦——德國的前車之鑑
《商報》發表的一篇題為《巴基斯坦的例子告訴我們:中國如何無恥地利用其它國家對它的依賴性》(Das Beispiel Pakistan zeigt, wie China Abhängigkeiten schamlos ausnutzt)的評論提醒德國認真反思,防止未來自己也陷入這種困局。
文章指出,巴基斯坦總理伊姆蘭‧汗(Imran Khan)對外以打擊恐怖組織伊斯蘭國的鬥士自居,但是在涉及到中國境內維吾爾人人權遭侵害的問題時,他就保持沉默。
評論稱:「他(伊姆蘭‧汗)一點都不否認自己是因為錢的緣故在批評中國的問題上態度謹慎。這個星期他在接受採訪時甚至強調,中國為巴基斯坦的經濟發展幫了很大的忙,所以他更願意關起門來同中國商談一些問題。」
評論指出,「政治人物出於對與亞洲最大經濟體的經濟關係的考慮而對批評共產黨持保留態度,這種情況不僅出現在中國的近鄰身上。德國基民盟總理候選人拉謝特(Armin Laschet)本周在接受《金融時報》採訪時宣稱,他不確定 『在公開場合大聲和咄咄逼人地談論一個國家的人權狀況是否真的會推進改善』,這聽起來與伊姆蘭‧汗的說法沒有什麼不同」。
評論寫道:「當然,與中國維護良好的關係對德國經濟非常重要。但更符合德國的利益的是,永遠不要變得如此依賴一個國家,以至於都不敢明確指出嚴重侵犯人權的現象。……德國還能保持它的獨立性,也正應該好好利用自己的獨立性。」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 2021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