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駐華使館就許志永被抓兩周年發微博

2022年2月17日

2月16日,德國駐華大使館就法學學者許志永被捕兩周年在微博發帖,並轉述德國聯邦政府人權政策和人道援助事務專員有關"心繫中國勇敢的律師和人權衛士,他們以和平的方式所作的努力應該得到的是認可"的表態。2020年2月15日,許志永被警方帶走,之前他曾參加廈門律師聚會併發表給習近平的公開信《勸退書》。

China Bürgerrechtler Xu Zhiyong
圖片來源: Hua Ze

(德國之聲中文網)2月16日,德國駐華大使館在微博發帖,引述了德國聯邦政府人權政策和人道援助事務專員路易斯‧阿姆茨貝格對許志永被捕兩周年的表態。德國駐華大使館在微博個人主頁上寫道:

"作為一名法學學者和人權衛士,許志永多年來一直致力於中國的公民權利和法治,兩年前,他作為一次人權衛士會面的參與者被捕,此後一直被關押,還受到某些不人道的對待。聯邦政府人權政策和人道援助事務專員路易斯‧阿姆茨貝格(Luise Armtsberg)2月15日就人權衛士許志永被捕兩周年表示:今天是許志永被捕兩周年日,我心繫中國哪些勇敢的律師和人權衛士。他們以和平的方式所作的努力應該得到的是認可, 而不是懲罰。" 阿姆茨貝格是在她的推特上做出以上表述的。

而微博上的帖子目前所處的狀態為"當前內容正在審核中"。至北京時間2月17日晚10點,該貼獲得522次點贊,顯示的122條評論中不少為攻擊德國及許志永,以及指責德國干涉中國內政的言論,也有網友寫道:小心你號沒了[微笑];哈哈哈哈哈哈哈哈駐華使館也會過不了審嗎同情你一秒;夾總封號也要看人的,洋人的號還是得注意點;夾總不敢封號,頂多限流而已;你也有被夾的一天!?

長期致力於公民權利

許志永1973年3月2日生於河南省民權縣,1990年就讀於蘭州大學法律系,獲法學學士學位。1999年,就讀於北京大學法學院,2002年獲法學博士學位。之後在北京郵電大學文法學院擔任講師。

許志永是中國新公民運動的主要創始人和標誌性人物圖片來源: Reuters

2003年,孫志剛在廣州收容站被毆打致死的事件發生後,許志永與另外兩名法學博士俞江、滕彪聯名上書全國人大常委會,要求對《城市流浪乞討人員收容遣送辦法》進行違憲審查,廢除收容遣送制度,對廢止該辦法起到推動作用。同年10月,許志永、滕彪等人創辦公益性民間組織"陽光憲政社會科學研究中心"。2003年11月,許志永當選為北京海淀區人大代表,2006年獲得連任。2004年,他與范亞峰、滕彪、秋風、王怡等法律學者共同起草完成《完善我國憲法人權保護條款的建議》。2005年,"陽光憲政社會科學研究中心"改名為"北京公盟咨詢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公盟),關注打工子弟學校的生存狀況和法律保障等問題,致力於推動北京律協的民主選舉,倡導公民以非暴力的方式維護自己的權益,要求要求官員公佈財產,懲治腐敗等等。2009年7月,公盟被取締,許志永被指控"涉嫌偷稅"並被正式逮捕,之後又取保候審,獲得暫時自由。

2012年11月15日,許志永發出《致習近平先生的公開信:一個公民對國家命運的思考》,11月24日,他被北京國保人員帶走。2013年2月他又因在北京地鐵站口發放傳單,呼籲聚眾表達要求教育權平等的呼聲而遭到北京國保傳訊。2014年1月26日,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以"聚眾擾亂公共場所秩序罪"為名,判處許志永有期徒刑四年。

許志永2014年被判四年有期徒刑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Z. Qingfang

廈門聚會與致習近平《勸退書》

出獄後,許志永繼續投身公民活動。2019年12月初,許志永、丁家喜、常瑋平等公民和律師在廈門聚會,討論時政和中國未來,分享推動公民社會的經驗。12月26日,當局對參與和涉及此次私人聚會的人士展開抓捕,先後有二十多名公民及律師被失蹤、被傳喚或被拘留,被指涉嫌"煽動顛覆國家政權"(後改為顛覆國家政權)和"尋釁滋事"。2020年1月,許志永發表給習近平的公開信《勸退書》。2月15日,他在廣州被警方帶走,並於同年6月20日被正式逮捕。

2021年1月。許志永和中國維權律師丁家喜被捕後首次在看守所會見律師。許志永未婚妻李翹楚向德國之聲表示,許志永在與律師會面過程中提到被剝奪睡眠,此外伙食量很少,每餐只給一顆饅頭。他還提到了被剝奪合法通信權,並強調他在看守所期間從未收到來自外界或家人訊息。

臨沂市檢察署告知許志永其律師,該案屬機密案件。李翹楚本人在接受媒體採訪後也被被當局以"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正式逮捕。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顯示更多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