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慕尼黑國際安全會議,中國軍界要員出席

2003年2月7日

在伊拉克戰爭陰雲的籠罩下,第39屆慕尼黑國際安全政策會議的焦點是從安全政策的角度探討如何對待伊拉克問題。約250名來自世界各地的安全問題專家將參加討論。中國方面有解放軍副總參謀長熊光楷上將出席。

40餘國高級政界與軍界要員聚集慕尼黑,德國警察處於高度警戒狀態圖片來源: AP

在去年的會議上,專家們很快就反恐鬥爭的策略達成了一致,但是,今年的情況卻大不相同。如何摧毀薩達姆侯賽因政權手中可能擁有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專家們對此勢必將會有很大的意見分歧。

世界戰爭精英的大會?

「慕尼黑國際安全政策會議」的前身是「慕尼黑防禦問題會議」,1962年在德國出版商、前反納粹活動家馮.克萊斯特的倡議下首次召開。當時的主要議題是如何發展大西洋兩岸的關係。

歷屆防禦問題會議的召開都伴隨著反對戰爭的抗議活動,不過,大多數時侯,參加者為數不多,只是散發一些反戰的小冊子。但是,最近幾年中,抗議活動的規模越來越大。有關當局估計,超過1萬人將參加今年的反戰抗議活動。除了教會,工會以外,慕尼黑市長伍德也號召人們參加今年的和平抗議活動並將發表講話。反全球化人士,和平主義者也紛紛前往慕尼黑,用他們的話說,是去抗議雲集「世界戰爭精英的大會」。

但是,稱國際安全政策會議是「世界戰爭精英的大會」其實是不公平的。在國際安全政策會議上,來自世界上民主國家或非民主國家的政軍界高層人士以及裁軍和安全問題專家正是為防止危機以及促使裁軍作出努力。比如,在60年代的會議上,專家們就討論過禁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技術的擴散,對70年代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的誕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會議有關生化武器的討論也對禁止生化武器公約的誕生產生了積極影響。

伊拉克和北韓問題成為本次會議焦點

在伊拉克危機的陰影籠罩下,國際安全政策會議將於2月7日至9日在德國的慕尼黑舉行。會議擬定的目標是「尋求和平解決當前衝突以及避免戰爭的途徑」。

1992年,防禦問題會議改名為「國際安全政策會議」。伴隨著東西方衝突的結束,會議的重點轉移到北約在未來的作用以及美國和歐洲關係的轉變。此外,會議還就美國的導彈防禦系統,將俄羅斯納入歐洲穩定體系,在北約框架內建立歐洲危機反應部隊以及北約東擴進程進行了討論。

自1999年來,國際安全政策會議由曾經擔任前德國總理柯爾安全顧問的特爾切克主持。在他的倡導下,會議對中東歐國家敞開了大門。由於安全問題對世界各地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並且符合全球安全政策的要求,會議也邀請了亞洲國家參加。中國,日本,印度,巴基斯坦都派出政軍界高層人士與會。

今年的會議是否能夠為和平解決伊拉克和北韓危機帶來希望是人們非常關注,也格外擔心的問題。因為,所有身居高位的與會代表,包括北約秘書長羅伯遜,歐洲共同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索拉納以及30餘名各國外交部長或國防部長都將只是以自己的名義發表講話。

會議期間,代表們有互相交流意見,舉行雙邊會談的機會。德國國防部長施特魯克將和他的美國同行拉姆斯費爾德舉行會談。

德國外長菲舍爾和在野黨基民盟主席梅克爾都將在會議上講話。迄今為止,慕尼黑國際安全政策會議的特色始終是對歐洲,大西洋兩岸以及全球安全政策中的棘手問題進行公開討論。

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熊光楷上將將出席此次慕尼黑國際安全政策會議,並將在會議上發表關於國際反恐的演說。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