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汽車與交通中國

慕尼黑車展:中國展商陣容空前

2025年9月8日

中國展商將以史無前例的陣容亮相本周二(9月9日)開幕的慕尼黑國際汽車及智慧出行博覽會(IAA)。儘管中國汽車在德國的註册量仍然很少,但在今年前8個月已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

慕尼黑IAA廣告牌
慕尼黑IAA即將開幕圖片來源: Sven Hoppe/dpa/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據來自主辦單位德國汽車工業協會 (VDA)的消息,在本次慕尼黑國際汽車及智慧出行博覽會(IAA)上,中國是德國以外參展商最多的國家,共有116家展商來自中國。初步統計還顯示,世界各地共有748家展商前來參展,57%來自德國以外的國家和地區,也創下紀錄。

除小型供應商外,越來越多汽車生產商也湧向展會。德國汽車工業協會表示,2025年的IAA已成為汽車生產商歷史上最多元化的平台。這無疑是積極的解讀。負面解讀是,即使在IAA這個德國本土展會上,德國汽車生產商的地位也在下降——在全球汽車市場,情況也是如此。

中國在德國的市場佔有率翻倍

中國就是典型的例子:很長時間裡,德國車商在中國的銷量一直是其生產驅動力,但如今,其在中國的銷量和市場份額全面走弱

雖然在德國汽車市場上,本土企業仍佔據主導地位,中國品牌難以站穩腳跟,但情況也可能發生變化。德國聯邦機動車運輸管理局(FMDTA)最新登記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8月,狹義上的中國汽車在德註册量超過3.5萬輛。就187萬輛的德國整體汽車市場而言,佔比依然很小——僅為1.9%,但與去年同期相比,這個數字已大約翻了一番。

如果算上中國吉利旗下的沃爾沃和極星(Polestar) ,那麼這一數字甚至超過4%,比知名品牌豐田和特斯拉的總和還要多。

柏林街頭的比亞迪圖片來源: Jens Kalaene/dpa/picture alliance

比亞迪的新車註册量增加了四倍

到目前為止,MG榮威(MG Roewe)推動著狹義上的中國汽車製造商的銷量增長,這或許要歸功於MG這個源自英國的名字,消費者幾乎不會聯想到中國。憑借前八個月超過15600輛的新註册量,榮威依然是德國市場排名第一的中國汽車品牌。但電動汽車巨頭比亞迪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其新註册量與2024年同期相比增長了四倍多,達到略高於8500輛。

中國品牌在德國的發展仍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除了電動汽車關稅、品牌形象問題以及消費者對中國品牌往往持保守態度外,汽車管理研究所所長斯蒂芬‧雷因德爾 (Stefan Reindl) 等專家還指出,缺乏經銷商網路或經銷商網路稀疏也是原因之一。據他介紹,例如,今年春季,比亞迪在德國的經銷商不到 30 家,MG榮威(MG Roewe)約有150家,小鵬汽車目前有35家。相比之下,德國主要品牌通常擁有數百個銷售點:大眾約有 700 個,寶馬約有 400 個,奧迪約有300 個,梅賽德斯-賓士近400個。

中國品牌在歐洲市場表現強勁

但德國製造商不應指望這樣的情況將持續下去。儘管中國品牌在德國的增長幅度不大,但也是翻了一番。如果放眼整個歐洲,中國品牌的份額已經大幅提升。根據市場觀察機構Jato Dynamics的分析,今年上半年,中國品牌在歐洲市場的份額超過5%。該數字也包含了由於在德國新註册量不足而未被德國汽車製造商協會(KBA)單獨列出的品牌。

德國品牌在IAA展會無疑佔據主導地位,寶馬將展出的純電動新款iX3等車型也將目光瞄準了中國市場。而中國製造商也滿懷信心地來到慕尼黑,並帶來了一些價格便宜得多的電動汽車。

Inovev訊息平台總結道:2025年的IAA將是「德中兩國在電動汽車領域爭奪霸主地位的鬥爭」。據官方數據,今年上半年,中國的乘用車銷量為1090萬輛,歐洲的乘用車銷量僅為680萬輛。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中國今年上半年銷售的新能源乘用車高達552.4萬輛,是歐洲(178.2萬輛)的3. 1倍。

不過,德國品牌在本土市場不會被徹底淘汰:近幾十年來,不斷有人對新的外國競爭對手——不管來自日本、韓國還是特斯拉——發出警告,但迄今還沒有哪個競爭對手持續改變了德國品牌在本土的主導地位。

(德新社)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