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美國總統川普 本週出訪中東 ,與阿拉伯國家簽署多項人工智慧(AI) 協議,卻在美國政府內部掀起分歧。彭博社週四(5月15日)引述知情者說法指,部分美國資深官員正在尋求放緩這些協議的步調,擔心美國尚不具備足夠的防範措施,來避免被運往中東的美國晶片最終惠及中國。
川普政府這次與沙烏地達成的AI協議內,美國企業輝達(NVIDIA,又稱英偉達)、超微(AMD)將提供上萬枚晶片。
至於阿聯,路透社消息指該國自2025年起,每年預計進口50萬枚輝達最先進的AI晶片。兩國也將建立一座AI數據園區 ,園區規模將是美國境外最大。週四,輝達執行長黃仁勳現身阿布達比,和川普以及阿聯總統穆罕默德‧本‧扎耶德‧阿勒納哈揚(Sheikh Mohammed bin Zayed Al Nahyan)交談。
這項協議對於阿聯而言是一大勝利。該國一直嘗試平衡與長期盟友美國,以及其最大貿易夥伴中國之間的關係。中東研究所資深研究員索利曼(Mohammed Soliman)認為,新協議讓阿聯能深化跟美國的科技夥伴關係,同時保有跟中國的貿易往來。
索利曼指出,這不代表阿聯會放棄跟中國的關係,而是要「重新調整科技策略」,在運算、雲端、晶片供應鏈等領域跟美國的標準一致。
在川普這次的中東行期間,美國跟波斯灣多國簽署了AI合作協議。圖片來源: Alex Brandon/AP/picture alliance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協議中的數據中心將由美國公司管理,但知情人士透露,白宮AI事務負責人薩克斯(David Sacks)希望在美國和波斯灣各國的AI協議內,納入安全條款來處理國安疑慮。
目前談判團正在研擬相關條款,可能包含避免美國晶片被轉移到中國、禁止中國AI企業遠端存取阿聯的設備等。
不過,對中國抱持鷹派立場的美國官員仍然擔憂,因為許多條款細節尚未確定,或是不具法律約束力。此外,波斯灣國家向薩克斯提出的提案之中,也有一些可能對美國帶來國安風險。
舉例來說,沙烏地阿拉伯原本想把美國晶片安裝在包含華為 硬體的設備裡;這項提議被美國代表團否決,但薩克斯後來仍建議美方至少應評估其是否可行。對那些把華為視為華府對中政策「紅線」的官員而言,這是不可接受的。
此外,雖然目前達成的協議尚未包含台積電設廠,但阿聯一直希望能讓台積電在當地設置先進製程基地,盼爭取美方支持。薩克斯對此持開放態度,但美國部分對中鷹派的官員則提出安全考量,特別是因為阿聯和中國關係密切,支持阿聯在其國內製造AI晶片的野心,恐怕造成不必要的國安風險。
波斯灣國家在中美之間尋求平衡 除了國安風險之外,有些美國官員也擔憂,把大量的美國先進晶片運往海外,恐怕會讓美國失去在半導體方面的世界主導地位。
然而,薩克斯等人則主張,如果美國不鼓勵各國使用美國晶片,那麼很多具有AI野心的國家可能轉而尋求中國企業 ,最終反而危害輝達等美企在全球具有的優勢,進一步縮小美中之間的差距 。薩克斯週二(13日)在利雅德表示,美國的出口管制政策從來就不是想要打壓或限制盟友和戰略夥伴的發展。
過去幾年來,美國除了制裁華為,也推出了一系列科技出口管制 措施,欲限制中國的AI發展,並阻止美國的先進科技被用來促進中國軍工產業。
美國視中國為最大的競爭對手,國會兩黨在對華政策上保持高度一致,均表示不能輸給中國。拜登政府出於國家安全以及經貿利益出台了一系列限制政策與措施。 圖片來源: Mark Schiefelbein/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2022年8月9日,美國總統拜登簽署《2022年晶片和科技法案》。該法案包括對晶片行業527億美元的補貼、對半導體和設備製造25%的投資稅收抵免等扶持政策。其最受矚目的條款之一是,禁止獲得聯邦資金的公司在中國生產先進製程晶片,期限為10年,違反禁令的公司,需要全額退還聯邦補助款。換言之,拿了美國政府補貼的資金,10年內不能在中國投資半導體產業。
圖片來源: Bonnie Cash/UPI Photo/IMAGO 2022年10月7日,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ureau of Industry and Security,
「BIS」)公佈《出口管制條例》(EAR),一年後再度收緊,尤其針對向中國出口高性能晶片和半導體制造相關事宜。重點管控的目標是被用於數據中心的尖端晶片以及用於訓練AI的大模型晶片。美國商務部將逐案調查酌情發放出口許可證。這一背景下,2023年10月美國禁止了英偉達(Nvidia)向中國輸出先進晶片。
圖片來源: Andy Wong/REUTERS 2022年10月美國宣佈對晶片製造設備的對華出口實施新的限制。此後荷蘭的阿斯麥(ASML)和日本的東京電子(Tokyo Electron)跟進宣佈配合美國的限制政策。這些國家如果不嚴格控制對華出口,華府會動用《外國直接產品規則(FDPR)》全面阻止相關產品的銷售。此前的2022年8月,所有美國設備製造商都收到了商務部的信函,通知他們不要向中國供應用於14納米或以下晶片製造的設備。
圖片來源: Peter Dejong/AP/picture alliance 2024年5月14日,拜登總統宣佈,對戰略性行業加徵關稅,這些行業包括鋼鐵和鋁。華府啟動《貿易法》第301條款,從2024年開始對鋼鐵和鋁產品的關稅從目前的0% - 7.5%提高至25%。
圖片來源: Liu Debin/SIPA/ZUMA/dpa/picture alliance 白宮劃定的戰略性行業也包括半導體、電動車以及太陽能產品。半導體產品的關稅將於2025年從25%提高至50%。電動汽車的關稅將於2024年從25%提高至100%。鋰電池以及電池零件的關稅從2024年其從7.5%提高至25%。太陽能電池板的關稅將在2024年從25%提高到50%。
圖片來源: Wang Xiang/XinHua/dpa/picture alliance 此外,港口起重機的關稅從今年起從0%提高至25%;注射器和針頭的關稅將從0%提高至50%。一些醫療用品如呼吸器和口罩,其關稅將從0%-7.5%提高至25%。橡膠醫用和外科手套的關稅將在2026年從7.5%提高至25%。
圖片來源: Schoening/imageBROKER/picture alliance 美國國會夏季休假結束後,眾議院將率先討論並通過一系列涉華法案,其中包括降低對中國生物技術的依賴、禁止中國電動汽車和無人機、限制中國公民購買農田以及恢復一個旨在消除剽竊美國智慧財產權的項目。美國民主共和兩黨在「不能輸給對手中國」的問題上保持高度一致。眾議院投票過後,還要按程序再經參議院表決通過。
圖片來源: Jerry Mennenga/Zuma/picture alliance
DW中文有Instagram !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