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成立於2017年——聯邦大選前的新政黨

Lisa Hänel
2017年9月22日

40多個政黨參與聯邦議院選舉。其中若干政黨是首次列入選票。還在選戰正式開幕前,這些新黨便已開始行動了。

Deutschland Neue Parteien vor der Bundestagswahl
新政黨「民主在行動中」召開會議圖片來源: DW/L. Hänel

(德國之聲中文網)尚無經驗的所有年輕政黨都得盡全力跨越那些"形式障礙":申請、期限、符合標準的記錄文件等等、等等。若作國際比較,很少國家有像德國聯邦議院選舉那麼嚴格的規定。然而,2017年參與競爭的政黨數量卻為兩德重新統一以來所僅見:42個,其中有16個根本就是首次參選。

儘管有不得低於 5%得票率這一障礙,公民們仍在全國各地成立起政黨。某些新黨只關注一個議題;另有一些則致力於革命化改造整個政治文化。

電視辯論和逐門逐戶選戰啟動之時,基民盟和社民黨這樣的傳統大黨方全力以赴,各新黨則早在數月前就已開始活動了。

尋求支持者

因為,首先需要對付的就是所有那些手續了:向聯邦大選領導人申請建黨意願、建立州一級黨部、蒐集支持者簽名。簽名單是必須的,以便能讓聯邦選舉領導人批准相關政黨參與大選,被列入選舉名單。簽名者數量依各聯邦州的大小而定,不過,最多的要求是2000人。

困難之處:光有簽名不管用。簽名人須提供其完整地址。另外,一個公民規定只能支持一個政黨。

"代表不同訴求"

儘管有5%得票率的下限和其它形式障礙,參選的政黨數量依然增加。選舉日那天,這些政黨的名字通常列於"其它(政黨)"欄中。在1972年的大選中,除傳統政黨基民盟/基社盟、社民黨和自民黨外,列入選票的只有另外4個政黨。現在情況大變,原因在於,如今已不像從前那樣,統領政治競爭的只是一兩個大衝突議題,而是各黨間數不清的立場和差別。

而這些立場和差別涉及的是:民主、參與、透明、公正、開放、多樣、面向未來和持續性發展。規定難民數量上限等一類保守主義立場的建議勢將難以滿足所有基本價值觀。 

五星期內在16州建起黨部

新黨--"民主在行動中"(Demokratie in Bewegung)在5個月內徵集到了90多項動議。在科隆舉行的黨代會上,其中的85個被納入了競選綱領。當到會的黨員們通過這一競選綱領時,會場內掌聲雷動。伊薩科維奇(Anne Isakowitsch)協調選戰。在科隆的大會上,她站在台上,激動地喊道:"我們在5星期內在16州建起了黨部。我們做到了!現在,我們要再接再厲。逐門逐戶的選戰最優效果。另外,要去會晤國際特赦組織這些組織的成員。他們會百分之百選我們,只是,他們還不知道我們。"

「基本收入聯盟」在柏林的選戰活動圖片來源: DW/L. Hänel

"基本收入聯盟"(Bündnis Grundeinkommen)和"民主在行動中"這樣的政黨剛剛起步,希望能得到0.5%的選票。一旦獲得這樣的得票率,它們就成為政黨補貼對象,從國家那裡獲得資金。

有關未來,"基本收入聯盟"有著明確的設想:從公民基本收入保障法得以實施的那一天起,該黨就解散。"民主在行動中"則計劃,假如本黨擴大,會繼續保留其動議原則的基礎民主性。因為,--所有的成員在這一點上是一致的--誰選舉了該黨,也就是選舉了一種新的民主形式。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