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來德國前夕,我每周去北京麗都假日飯店給一個德國人上中文課。麗都飯店當時是德國人的"殖民地"。為照顧德國人的需求,飯店一進門就是一家德國食品店。第一次去的時候,我毫無思想準備,差點兒被濃重的乳酪氣味熏倒。後來每次到了飯店門前我都深吸一口氣,之後摒住呼吸,直到走出電梯。
到了德國,這裡並非到處是刺鼻的乳酪味兒,我感到一陣輕鬆。大學食堂的菜餚也大多與乳酪無關。不過,它們仍然不合中國人的胃口。大概我的德國同學對我這個橫挑鼻子豎挑眼的中國人忍無可忍,因為我幾乎每頓飯都提意見。比如:"菜一定要煮這麼爛嗎?""一碗湯就是一頓飯了?"最不可思議的是米粥,全涼,而且沒有青菜搭配。不過,至少這樣的一頓避免使用刀叉。
使用餐具是門學問
開始使用刀叉很不習慣。不管是卡塞爾式煎肉還是萊茵地區的牛肉塊,科隆特產豬肘子就更不用說了,單是肉的塊頭兒就讓我肅然起敬。我經常是先行注目禮,不知從何下手,更不知怎麼把它消滅掉。
不久我發現,卡塞爾煎肉或萊茵牛肉塊都不過是熱身。真正的挑戰是牛排。我笨拙地出刀,左攻右擊不得要領,直到腦門兒冒汗,這塊"鞋底子"才勉強吃下一半。
下一次牛排宴,我學德國朋友點半生不熟的,結果粉紅色的肉絲間彷彿看到了鮮血,繼而整隻動物浮現眼前。太野蠻了!
早餐享受「碎彼得」(Hackepeter)?我們向你介紹特選德國拿手菜。面對菜名,人們有時不得其解,要猜出是哪一種美味佳餚,還頗得費一番工夫。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M. Scholz德國不是吃血腸的唯一國度。但只是在這裡,炸成條狀的它,被拌以馬鈴薯泥、洋蔥和蘋果醬,堂而皇之,取名「天與地」(Himmel und Erde),上得餐桌。還有,您是否聽說過「死奶奶」(Tote Oma)這道菜?它是煮爛的血腸配上馬鈴薯和酸菜,實為前東德一大經典家常菜。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CHROMORANGE本來,人們不該吃生肉,甚至歐盟也發出相關警告。然而,一旦「碎彼得」—肉末拌洋蔥—上桌,很多德國人便難擋誘惑。一般的吃法是,把這種生拌豬肉抹到切開的半片小麵包上,撒以鹽粒和胡椒粉。作為經典名菜,碎彼得適合每一種冷餐會。上世紀70年代,人們還很愛把它作為「生肉末刺蝟」(Mettigel)款待客人。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M. Scholz一片土司,蓋上火腿肉、一片鳳梨及軟乾酪,再加一粒雞尾酒櫻桃,然後,置入烘箱:土司夏威夷便大功告成。發明這一創意小吃的是上個世紀50年代的電視大廚克來蒙斯‧威爾門羅德(Clemens Wilmenrod)。10年後,一位加拿大/希臘餐館老闆開發出夏威夷比薩餅,直到今天,對很多人來說,它都是一種口味上的北調南腔。
圖片來源: Imago/CHROMORANGE這道菜是指填上馬鈴薯、煎腸末、蛋和香料的母豬肚。方子起源於萊茵蘭—普法爾茨州,前聯邦總理柯爾的家鄉。柯爾任期內,他曾以自己喜歡的這道菜招待過多國政要,其中就有柴契爾、戈爾巴喬夫和雷根。
圖片來源: DW/G. Birkenstock用透明凍膠醃制的豬肉或家禽肉做成的這道冷菜,並非人見人愛。尤其是,在製作時,常要用上豬頭、小牛蹄,以至舌頭或心臟。瑞士人將遂爾策叫做「皮胃」(Schwartenmagen)或「豬乳酪」(Schweinskäse)。
圖片來源: Colourbox這一特色菜來自黑森州。它濃濃的優酪乳酪氣味兒需要適應才行。外地人常會對它起疑。上桌時,它通常拌以洋蔥、置入醋汁。吃時,人們按傳統只用餐刀而不使叉子,配以一小杯蘋果酒。
圖片來源: imago/imagebroker/theissen最初,這道源於北德的菜餚曾是窮人菜。搗成漿狀的牛乳、紅菜和馬鈴薯放在一起,燒爛後,送上桌來。一眼看去,它不會讓人流口水。所以,在餐館裡,會給遊客們先來一小份嘗嘗。在特色餐館裡,配上荷包蛋、醃小鯡魚和黃瓜的拉布斯考斯正重新走俏。
圖片來源: DW/G. Birkenstock它看上去有點兒像蛇,血且有毒— 乍聽之下,人們不會有胃口。儘管如此,鰻魚在眾多飲食文化中都上了菜單。在北德,燻製鰻魚乃是精美食品。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A. Warnecke以醋和鹽醃制的小鯡魚卷,配以洋蔥或醃黃瓜。雖說並非每個德國人都是醃鯡魚卷的粉絲,但吃下這道菜,一夜睏倦便告全消。若想吃酸的了,孕婦們會很願意點它。
圖片來源: Fotolia/LianeM事涉菜單,德國人不如亞洲人那麼喜歡試驗拿昆蟲和蠕蟲取名,但「蟎蟲乳酪」當屬例外:它產於薩克森—安哈爾特州的維爾希維茨(Würchwitz),並要存放在盒子裡至少3個月。在這段時間裡,蟎蟲吞噬皮層,其津液使生乳酪發酵。
圖片來源: Imago/Steffen Schellhorn最後,再介紹一種美味,以抵消蟎蟲留下的不好印象。稱為柏林人(Berliner)的這种点心,在布蘭登堡亦被叫做平底鍋點心,通常飾以各種花綠飾物。不過,在狂歡節或除夕等特殊日子裡,人們有時也會在裡面放入芥末,—可惜,從外面看不出來。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P. Pleul 餐桌上的尷尬
由於出國前沒有學習餐桌禮儀,因此犯忌是早晚的事。第一次和德國男友的家人共進早餐時,我用刀把果醬抹到麵包上之後,就勢把刀舔乾淨。男友的弟弟開心地觀察著我的一舉一動,笑問:"中國人都舔刀嗎?"我馬上意識到犯了規,臉漲得通紅。不過我不打算道歉:我上哪兒知道這麼多的規矩?我心裡對這個心直口快的男孩子說:等你有朝一日用筷子,沒准兒把米粒兒吃到鼻子裡呢。為了挽救中國人的名譽,我故作鎮靜地說:"中國人吃飯不用凶器。"
說到中國,我一下子柔腸百轉。我想起了姥姥和媽媽的拿手菜,想到宮保雞丁和北京烤鴨。那時德國中餐館提供的大多是德國化的中餐,吃起來很不過癮。我真後悔在家裡沒有跟媽媽學做飯。中國人有句老話:民以食為天。現在我的天快塌下來了。
電話烹飪指導
在忍飢挨餓之前,我突然想:為什麼不學做飯呢?總不至於比德語更難學吧?於是我去超市買了肉、菜、鹽和胡椒粉,接著撥通了北京家裡的電話。媽媽給我開了越洋烹飪速成班,不過收學費的不是她,而是德國電訊公司。當時該公司享受著壟斷地位,國際長途收費毫不手軟。
德國電影片道Pro 7的百科節目「伽利略」對於衣食住行無所不涉。前不久節目組在德國街頭進行隨機採訪,讓路人說說自己最愛吃什麼傳統德國蛋糕。
圖片來源: Colourbox德文是Kugelkopf(圓頭圓腦)的方言寫法Gugelhupf,特點是用空心的螺旋紋形模子做成皇冠形蛋糕。原料除了麵粉、奶油,白砂糖還有葡萄乾、杏仁、牛奶、雞蛋等。
圖片來源: Imago/SKATA這款蛋糕麵粉活奶油,然後平鋪烤盤,上面還要撒上必不可少的碎杏仁。烘焙後要冷卻再食用,口感松軟,
圖片來源: imago/CTK Photo這款蛋糕尤其在秋冬食用較多,不可缺少的成分是榛子。麵粉裡由於混入榛子果仁,讓面餅更蓬鬆、宣軟。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Foodcollection李子是德國常見的、本土產量高的水果,因能促進胃酸和胃消化酶的分泌,也被認作是很健康的水果。以李子、杏子等為主料的蛋糕在德國很受歡迎,烘烤之後的果汁滲進面餅、果肉更加松軟,也增加蛋糕的彈性和甜味。
圖片來源: Colourbox第6名: 大理石蛋糕/雙色蛋糕 Marmorkuchen
之所以叫大理石蛋糕,使因為蛋糕切開的剖面帶有類似大理石似的深淺混合花紋。大理石蛋糕一香草、巧克力口味為主,必不可少的配料還有檸檬和紅糖。
圖片來源: Colourbox蜂蜇蛋糕最早出現在文字記載裡是15世紀的事了,為什麼叫蜂蜇沒有一個統一說法,但是這款蛋糕是德國很家常的一款,要做的成功,關鍵在夾心要做的好。而夾層材料主要是蜂蜜、鮮奶油、香草布丁和魚膠片。蛋糕上面鋪一層杏仁片再刷蜂蜜。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這也是款德國家常的水果餡餅,主料是蘋果,也有人根據個人口味加入葡萄乾、肉桂甚至乳酪。
圖片來源: Imago/imagebroker第3名: 巧克力蛋糕 Schokoladenkuchen
巧克力蛋糕有很多花樣,最著名的有德國黑森林蛋糕、奧地利薩赫蛋糕。傳統的德式巧克力蛋糕麵糊裡只活蛋清、加入液體巧克力(而不是粉狀),蛋糕上面可再加上水果點綴。
圖片來源: Fotolia/ld1976第2名: 草莓蛋糕 Erdbeerenkuchen
草莓蛋糕的底托沒有什麼特別的不同,一般來說是麵粉、雞蛋、白砂糖和布丁。上面鋪滿草莓,再淋上一層果膠,讓蛋糕看上去閃閃發亮,十分誘人。
圖片來源: Imago/Eibner又稱起士蛋糕、乳酪蛋糕,柔軟的上層混入了芝士和奶油。起司蛋糕的提托通常用餅乾為料。這種蛋糕口感非常綿軟細膩,是喝咖啡、喝下午茶的好搭檔。
圖片來源: Colourbox 幾周之後,我開始享受自己下廚房的成果。中餐其實真不難做,鹽和胡椒足夠,也許再加上醬油。當生命危險被排除之後,我也漸漸地發現了一些德國風味的可口菜餚,比如圓白菜卷肉加馬鈴薯泥、圓白菜卷肉加皺叶捲心菜,當然還有圓白菜卷肉加紫葉甘藍。
我發現,德國菜系裡口味較重的更對中國人的胃口,比如大豆加熏板肉、燉豬頸、炸香腸加酸菜,當然還有炸香腸加皺叶捲心菜和炸香腸加紫葉甘藍。德國蔬菜的種類實在少得可憐。
不過,蔬菜的匱乏由蛋糕的多樣來彌補。我最喜歡蜂蜇糕(撒一層杏仁屑的奶油蛋糕)和黑森林櫻桃。對乳酪我也不再是如臨大敵,不過我只接受那些看起來像乳酪、吃起來沒有乳酪味的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