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Schwere Vorwürfe gegen ARD und ZDF

李魚綜合2008年7月14日

駐外記者是一份業內人人青睞的工作,在德國尤其是公法電台電視台的駐外記者,不僅引人注目,而且掌管話語權、對國際時局的解釋權。他們是一群行內的權威。現在,正是這些人開始抱怨,對總部不斷的干預表示不滿。

提爾格納:不愛八卦,我走先圖片來源: AP

競爭對手這麼做

在德國略微關心國際新聞的人都不會不知道Ullrich Tilgner這個名字,都會熟悉那張寬寬的面孔。伊拉克戰爭打響後的那些日子裡,提爾格納更是每天都出現在德國電視二台。作為新聞記者,他已在中東地區生活工作了28年,常年擔任德國電視二台駐德黑蘭分處的主管。稱他為專家記者應該絲毫不為過分。就是這樣一名資歷深厚、收入頗豐的駐外記者,數月之前突然辭掉了他在二台的任職,轉而為瑞士一家電視台工作。

電視上最多看到的是外國情調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數天前,提爾格納接受了德國"每日明鏡"(Tagesspiegel)的採訪,談及他改換工作的原委。對自己的老僱主德國電視二台,提爾格納並不保持緘默,而是徑直進行了激烈批評。在他看來,德國的新聞機構,即便是他效力的公法新聞機構,也在越來越多地限制駐外記者的自由報導。以阿富汗為例,那裡人民正在經歷的苦難已不再是德國國內老百姓關心的焦點,電視二台主管部門對當地記者提供的重大題材不屑一顧,他們更希望得到的是一些輕鬆的、不與德國雷同的國外情調。

在一次具體的報導事件中,德國電視二台總部的主管人員居然批評駐外記者,說記者的報導同他們希望看到的相距很大,還解釋道,競爭對手就是這麼做的,競爭對手對事件就是這麼看的。題爾格納說,這種做法實在無法容忍。"我不願提供一份隨意的報導作為交差,我怎麼想,也會怎麼說。對此,我承擔全部責任,對事實正確負責。我不會屈服於總部的壓力。"他認為,這種變化顯示了國外新聞工作正在成為一種民俗式的淺薄報導。

郁悶的心靈:傳回的報導是總部提供的

提爾格納並不是這些年來批評德國公法制媒體機構"傲慢"、"淺薄"的唯一新聞記者。最近出版的題為"德國駐外新聞記者"文集收集了德國一些現役及退役駐外記者的文章。其中部分文章直言不諱地描述當年受到的心靈郁悶。二台駐紐約記者Uwe Kroeger,駐巴黎記者von Sobeck以及前駐倫敦記者Ruprecht Eser 都無獨有偶地抱怨,認為政治背景以及因果關聯這些,總部已不太過問了,他們要的多半是名人的私生活、花邊性的八卦新聞。

圖片可以買到圖片來源: Jürgen Hanefeld

為什麼國內編輯部的主管越來越不信任他們自己的駐外記者了呢?在提爾格納看來,過去新聞機構完全依賴駐外記者的報導,駐外記者常常是唯一在現場的人,只有他提供圖片、圖像以及配以文字報導。現在不同了,各種圖片、錄像都可以買到。圖像本身不是問題了,問題變成由圖像組成的報導越來越缺乏內容的連貫和分析,越來越膚淺,好像都出自一家的設計,都已定型。

德國電視一台一名記者寫道:令人驚奇的是,他經常性、反復不斷地同總部主管編輯討論"事實到底是怎樣的"這類問題。另一名一台資深記者寫了一段親身經歷:一天深夜他在開羅接到漢堡總部的電話,請他在半小時後直播報導一次炸彈襲擊事件。記者說,我得先瞭解一下究竟發生了什麼事。不過,總部編輯認為這並不十分重要。於是,前線記者從漢堡得到一些有關襲擊事件的粗線條情報,他把這些情報然後在Tagesschau的夜間節目裡"直播"傳回德國!

駐外記者的地位在下降,主持人的地位在上升

上周,德國二台名主播斯洛穆卡(Marietta Slomka)的5集中國印象播出。二台在中國有常駐記者,為什麼還要派一名主持人去做這樣的報導?電視新聞領域,主持人同駐外記者過去享有同樣光耀,現在,駐外記者越來越受制於編輯部之後,主持人的權利卻相對擴大。在提爾格納看來,斯洛穆卡拍攝中國影片的事實就說明這一發展趨勢。"主持人的職責不僅是把觀眾引入片子,他們現在自己更多地引導新聞片子的方向。他們不斷到實地去,不是為了積累經驗,而是為了增強和擴大他們的形象。"

面對台內記者群起而發的"抗議",二台主編布侖德(Nikolaus Brender)不得不起身為自己辯護。他說,整體而言,面向西方國家的報導價值在下降,亞洲和東歐駐外記者的工作越來越重要。就具體的斯洛穆卡拍攝中國印象片本身而言,沒有任何可以指責的地方。的確,為什麼主持人不能前往中國拍片?

對提爾格納批評的將國外的問題拿到國內內政的角度看,布侖德不能認同。國內觀眾應該對國際事件有進行討論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構成自己的意見和觀點。意見的形成並不只是駐外記者一家獨攬的事情,各種角度都應該參與進來,內政的, 外交的,安全政策的,文化政策的。多角度構成多元化,也是各種思維和訊息相互編織、交流後的結果。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