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s "Enfant terrible" in Cannes
2008年5月15日2007年推出的《曠野生存》是西恩‧潘的最新一部電影作品,電影講述的是一個逃離美國資本主業社會的青年在阿拉斯加孤獨地尋找生命的答案的故事。電影中有這樣一段台詞:生在當下,生在這特別的時刻。等我再回來時,我可能會寫本書,寫寫我的游歷生活,寫寫我是怎樣逃離這個病態的社會的。
電影作品何嘗不是導演個人的寫照,47歲的西恩‧潘也在尋找這個病態社會的另一種出路。同時,他也不知疲憊地對當今社會進行著批判。
西恩‧潘本人不喜歡拋頭露面,不願意攪進媒體的漩渦中。他甚至不參加每年的奧斯卡和金球獎頒獎晚會。目的就是表明自己對電影產業的反對。
西恩‧潘和朋友廝混時,絕對相信"無酒不成席"。一旦工作他就要全情投入,要求環境絕對安靜。1985年他和流行天後麥當娜的婚禮曾轟動一時。兩人的婚姻僅持續四年。他本人事後回顧往事時說,自己當年還不是很成熟。他當年怒打狗崽隊的照片直到現在還讓他處境尷尬。
西恩‧潘出生於演員世家,在加利福尼亞的聖塔莫尼卡長大。他深諳電影行業和其中見不得人的骯髒勾當。正因如此,他在80年代從洛杉磯遷到三藩市,好讓自己的孩子遠離明星魚龍混雜之地。
他演的角色常常會引起轟動,這在好萊塢不很常見。比如在電影《我是山姆》中西恩‧潘以其出色的演技成功扮演了一個智障父親。《越過死亡線》中他扮演一個死刑犯。在伍迪‧艾倫的悲喜劇《甜蜜與卑微》中他扮演一個酗酒的爵士吉他手。他憑借這三部電影獲得奧斯卡提名。2004年終於憑借《神秘河》中的精湛演出捧走奧斯卡金像獎。
西恩‧潘也常進行社會批評,通過電影做政治宣傳。他八十年代曾一度因反叛野性名噪一時,現在相對平靜。他現在成功從演員轉行為導演,除了拍故事片,現在他還很關注紀錄片。
2001年9.11事件之後,西恩‧潘就成為了好戰的布希反對者。從沒有演員或者導演,像西恩‧潘這樣利用自己任何在媒體曝光的機會,義憤填膺地批判美國政府。西恩‧潘曾說:"布希先生,切尼先生,賴斯女士,你們是惡心的無惡不作的流氓。"
在本屆戛納電影節上,西恩‧潘接下了評審委員會主席一職。他作為主席很合適,因為雖然在戛納電影節上也有很多美國電影露面,但總的來說,這個活動還是歐洲電影的展欄板。恐怕只有演員加導演的西恩‧潘,這個經驗豐富的美國批判者才能將好萊塢和歐洲更好的聯繫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