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抗災體現了透明度和效益

2008年5月15日

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消息震撼了德國。不少德國報刊讚揚中國政府在災害發生後及時發布消息和全力組織救災。日報寫道:

都江堰市圖片來源: AP

"沒有遮掩、沒有美化-在四川發生地震的當天,中國領導人就努力展示了透明度和效益。國家媒體詳盡客觀地報導了地震破壞的程度,及時更新傷亡人數,不斷提供新消息和圖象。西藏抗議事件剛過去幾個星期,離奧運開始也沒有多長時間了,中國領導人的壓力很大,所以應對危機的系統在高速運轉。對外國的援助,中國領導人也表現了開放的態度。"

波茨坦出版的邊區匯報把中國的救災與緬甸軍人政權在該國遭受熱帶風暴襲擊後拒絕國際援助的做法做了比較,該報寫道:

"中國共產黨如實估計形勢,毫不遲疑地向外發出了援助的請求。你可以說,北京把透明救災視為在國際上額外得分的機會。你也可以說,這樣做是希望把西藏危機從人們的視線中排除出去。但是只要地震地區的人民快速便捷地獲得救助,對此就不應提出任何指責。面對這樣嚴重災害,本來就不應有任何戰略考慮。"

哈根出版的威斯特法倫郵報寫道:"中國政府首腦立即前往地震災區,大批軍隊開往援救前線,並請求外國提供援助。對此,世界公眾表示同情,輿論中的中國形象這幾天獲得了另一種色彩。昨天媒體報導中寫的還主要是西藏問題、人權問題和奧運中一些使人憂郁的問題,今天主導版面的是中國政府大力救災的文章。中國不再大搞奧運火炬傳遞,處理危機得法,對災難的訊息持相對開放的態度,這一切說明,北京學會了正確的做法。中國把地震作為改善自己聲譽的機會,這種說法並非嘲弄。只要有利於受災的人民,這樣就很好。"

抗震與抗雪災

法蘭克福匯報報導了溫家寶總理在現場指導救災的情景,聯想到他慰問礦難工人家屬、看望艾滋孤兒和年初親赴雪災地區,該報接著寫道:

"面對溫家寶接近群眾的做法,許多人也提出了問題:為什麼必須由他做這一切呢?難道總理不能使自己的指示貫徹下去嗎?溫家寶的積極作為也表明了政府的無力。…… 不過,在抗震救災期間,任何這樣的投入都是正確的。奧運開始前,中國政府必須向世界表明,它能夠克服較大的危機。它也必須告訴人民,迷信不可取,因為中國的傳統看法是,自然災害後會有較大政治變化。1976年的大地震後,毛澤東接著逝世,中國開始了新時代。"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