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拆呢」下的北京文化

溥汾2006年9月25日

藝術媒體中心(ZKM, Zentrum für Kunst und Medientechnologie), 一座由兵工廠改建而成的博物館。各種現代派藝術品散落有序地擺放在偌大空曠的「廠房」裡。衛星拍攝的北京市地圖,手捧紅寶書坐在馬鈴薯筐之間的人物像牆紙,黑暗的小屋裡放映北京一家搬遷戶的喜怒哀樂……這一切構成了今年9月24日至明年1月7日在卡爾斯魯厄舉辦的「北京現場」(Beijing Case)藝術展。

行為藝術家眼中的北京圖片來源: Mara Kurotschka

屆時還將舉行中國電影晚會、報告會等多種活動伴隨整個展覽。

「北京現場」是德國聯邦文化基金會和歌德學院北京分院合作主辦的文化研究項目。活動管理人揚森(Gregor Jansen)在介紹組織這一文化研究項目的目的時說:「近些年中國在經濟領域的飛速發展使之成為世界媒體關注的焦點。但是西方人在將中國看作為經濟競爭對手和政治合作夥伴的同時,卻對中國社會文化的發展缺乏瞭解。像北京這樣一座巨型城市,面貌每天都在變化。城市在不斷擴張,舊城區拆除了,蓋起新的高樓大廈。『北京現場』的目的就是以北京為例調查並展示迄今為止未曾引起西方人關注的亞洲『高速城市化』發展對其文化、社會和生活產生的影響。」

該項目在中德兩國總共挑選資助來自不同藝術領域的12名藝術家,為其提供4個月的時間,以北京為「實驗室」,從各自的角度研究北京都市文化和城市建設狀況。

被資助的12位藝術家當中包括像為中國人所熟悉的電影導演、製作人馬英利。在「北京現場」的項目中,她以記錄片的形式記述北京生活。鏡頭中是一對60多歲的夫妻,他們是土生土長的北京人,原來居住在北新橋的四合院裡,現在搬遷到天通苑。對很多人來說,戶口所在地的變化,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搬遷。馬英利跟隨他們拍攝,跟隨他們生活,他們的生活是正常的、平靜的、快樂的。

德國藝術家小組的雷宛朵夫斯基(Via Lewandowsky)和拉蕾娜 (Christine de la Garenne)用相機記錄每天的生活,他們總共拍攝了120張照片描繪了在一個陌生都市的適應過程,每一張照片背後都隱藏了一個小故事。有一張照片拍攝的是一個5斤裝二鍋頭的白塑料桶。揚森告訴參觀者,他們剛到北京的時候,在超市看見這種大桶以為是「家庭號」的礦泉水。買回去打開一嘗才知道,原來是56度的烈性白酒。

出生在北京現居科隆的媒體藝術家何燕茜創作的作品叫做「Heterotopie」。她解釋說,「Heterotopie」的意思指的是生活在理想中的地方,這個地方是真實存在的,在地圖上是可以找見的,比如現實生活中的博物館、圖書館就是這樣的地方,它將所有的時間放在一起,有不同時代的人的生活記憶。

何燕茜創作「Heterotopie」的靈感來源於她小時候曾經居住過的一個典型的大雜院。住戶雖然多,院子雖然雜,但是當年院子當間種過什麼樣的花,何燕茜的媽媽和姥姥都還能記起來。她說:「那個院子就是媽媽和姥姥的『Heterotopie』。」在博物館何燕茜的「Heterotopie」藏在一個光線暗淡的小房間。房頂上垂掛下幾副巨大的攝影作品,內容是她在北京朝陽公園拍到的園藝工人修剪草坪的情景。一面牆上安置著一個巨大塑料架拼成的「Heterotopie」,架子後面是閃爍不定的各種畫面的拼接。有時候是何燕茜兩歲時候的照片,有時候是各種宣傳海報,還有時候是何燕茜童年時候居住過的四合院。房間裡回蕩著她在北京街頭錄製的各種城市環境的聲音。她說:「不停變換的畫面代表了我們生活中以及頭腦中的烏托邦不會一成不變,它總是在變換的。」如果參觀者走近這部作品,眼前就會突然亮起一盞燈,越想看到細節反而就越看不到。何燕茜解釋說:「這有點像我們的記憶,也有點像中國這個國家,每個人都想看清楚,想瞭解所有的細節。但實際上努力想看清楚卻看不清楚什麼。」

隨著經濟的發展,北京城市不斷地擴張。有人卻說,北京在消失。是什麼在消失?是這個城市,還是城市的文化?何燕茜在她的作品「Heterotopia」裡也在找尋答案。

北京在奔跑還是在消失?

德國拓印藝術家Ottjoerg A.C.的中文名字叫歐陽歌,八十年代他就曾經去過中國。在此次「北京現場」的展覽中他展出了自己在北京創作的類似於中國山水水墨畫形式的拓印畫。創作前他按照最初的設想以為可以在北京的公共交通工具的玻璃窗上同樣可以找到年輕人的「涂鴉作品」,「事實上,北京公共汽車的玻璃窗乾淨得不得了,年輕人不在上面又刻又劃,」 歐陽歌笑著說,「後來我發現,特別是在名勝古跡的磚牆上、欄桿上,很多遊人在上面刻字。這也是一種『咔茲』藝術。存在的標記是一個全球性的藝術。人們在公共交通工具的門窗上刻劃或者在古跡的磚牆上刻上『某某到此一遊』都是想留下自己存在過的標記,是在時間中找尋自己的標記。」

無論是視覺感受還是試圖對人性進行分析,藝術家們都在嘗試展示北京。也許西方的藝術家還停留在對生活的狀態進行瞭解的層面上,特別是對那些落後的但是帶來感官刺激的東西,而對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瞭解得不是很多。作為「北京現場」項目的負責人之一德國漢學家索思米卡特(Nora Sausmikat)表示,4個月的時間對於想瞭解北京這個陌生城市的德國藝術家來說太短了。她說:「我必須說,這些藝術家本身對學術研究的興趣並不大,他們不想去分析現象背後的文化。但是無論如何,德國的藝術家對北京有了一個實驗性的接觸。」

「北京現場」成果展覽曾經在去年11月以「無形的城市」(Informal City)為題進行展出。當時幾天之內吸引了5000多中國觀眾到場參觀。活動管理人揚森希望「北京現場」在卡爾斯魯厄的展覽同樣可以吸引足夠多的德國觀眾。「這樣才能真正實現中德兩國文化上的交流。這也是我們這次活動的最終目的。」揚森說。

北京現場相關網址:

www.beijingcase.org

www.zkm.de/totalstadt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