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拉丁美洲在困境中試圖遏止疫情蔓延

2020年7月22日

新冠病毒的感染人數不斷上升、感染曲線趨緩似乎遙遙無期,——拉丁美洲嚴格的封鎖措施是否效果不彰?

Mexiko Corona-Pandemie | Beerdigung San Efren
圖片來源: Reuters/H. Romero

(德國之聲中文網)新型冠狀病毒持續在拉丁美洲擴散,350多萬人感染了新冠肺炎,超過15萬人死亡,是全球死亡率排名第二高的地區。儘管多國政府早早就採取了嚴格的限制措施,但這場流行病帶來的壓力還是暴露出了醫療系統的重大缺陷和不足。

根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統計數據,全球10個受創最嚴重的國家中有4個在拉丁美洲。巴西有超過200萬的確診病例,秘魯和墨西哥都有35萬左右,智利則有33萬。一些小國也受到嚴重影響,其中厄瓜多爾有7萬多人感染,5千多人死亡。該國首都基多目前處於危機狀態,因為重症監護床位極缺。許多人懷疑3個多月前即開始實施的宵禁未起到作用。

在職窮人和拉丁美洲的遺產

"宵禁是在所難免的,拉丁美洲政府採取的嚴格手段挽救了許多人的生命--但事實上這些措施不夠可靠,因為病例沒有減少",柏林夏裡特醫院的病毒學家德雷克斯勒(Felix Drexler)告訴德國之聲。部分原因是由於從事地下經濟的人比例很高,"簡而言之,爸爸去上班,媽媽去買菜,所以在某些時候難免有人被感染",他說。

墨西哥城的小商店中掛著塑料簾防止新冠病毒傳播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P. Pardo

根據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tional Labor Organization)最近的一份報告,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至少有1.4億人的工作涉及地下經濟,這意味著該地區約有一半勞動力從事低薪工作而沒有出現在官方統計中。這場疫情很可能會讓他們的數量增加:除了緊急狀態前失業的2600萬人之外,還有1500萬人在隔離期間失去了工作。聯合國稱之為"在空前的經濟和社會危機"中創下的數字。

另一個經常被忽視的因素是許多拉美人家中沒有冰箱。德雷克斯勒指出,"中產階級可以買兩個星期的食物,或者訂購之後能貨送到府,但窮人沒有能力付錢請人送貨,也沒有冰箱來儲備物資。" 他一直代表德國國際合作署(GIZ)支援該地區一些國家對抗疫情。

邁阿密大學拉丁美洲COVID-19新冠政策觀察站的研究員塔奇頓(Michael Touchton)也同意這些觀點。他認為,厄瓜多爾、墨西哥或秘魯等國的露天市場都應該關閉,因為那裡的人們很難保持安全距離。他說, "這些場所都是疫情的熱點,當局應該進行更嚴格的控制。"

又例如在秘魯,國家財政援助是由銀行支付的。但由於很多人沒有活期賬戶,乾脆親自去辦理,導致銀行門口大排長龍。

德雷克斯勒強調指出,與其尋找 "被怪罪的人",不如把高感染率歸咎於拉丁美洲過去留下來的 "可悲遺產"。他提到,"醫療和教育方面的公共建設過少是在新冠病毒危機之前就有的問題,這也是為什麼會有高比例的人口在地下經濟領域謀生。"

哥倫比亞波哥大,防疫人員正進行新冠病毒核酸篩查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A/J. Torres

間歇性宵禁

許多拉美國家的政府都有意放寬限制,這讓人們擔心病例數上升,也害怕早晚又會再度封城。德雷克斯勒認為,像德國那樣的選擇性宵禁可以幫助經濟復甦。不過,他承認,病例數量必須 "足夠小,才能控制在當地"。他說:"目前很難在拉美地區進行嘗試"。

塔奇頓說,難以論定哪個國家在對抗冠狀病毒方面表現更好或更差,因為 "沒有標準化的測試,我們沒有相同的數據基礎"。他說,智利的感染率很高是由於進行了大量的測試。

而哥倫比亞的情況正好相反--更不用說古巴、尼加拉瓜和委內瑞拉了,那裡報告的數字 "毫無意義"。 塔奇頓深信,"不進行檢測和追蹤病例的宵禁絕對沒有價值"。

© 2020 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