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政治北美

拜登首聽總統簡報 擬提名史上首位女財長

2020年12月1日

在川普杯葛選舉結果的背景下,總統當選人拜登比慣例還要晚開始聽取對熟悉政務至關重要的「總統每日簡報」。同一天,他宣佈將組織一個自由派主導的經濟團隊,意圖借此重振疫情後的經濟。

USA Wilmington, Delaware | Joe Biden, president-elect
圖片來源: Joshua Roberts/REUTERS

(德國之聲中文網) 周一(11月30日),拜登以總統當選人的身份,首次在家鄉德拉瓦州聽取了總統每日簡報(PDB),意味著其入主白宮的進程迎來新階段。同日,拜登宣佈擬提名珍妮特‧耶倫(Janet Yellen)出任財政部長。如果提名獲參議院通過,耶倫將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女性財政部長。

「總統每日匯報」(PDB)包含了所有僅有總統才有權知道的最高機密,是美國總統每天都會收到的高層情報書面摘要,為其治國提供必要幫助。

據信,製作PDB的團隊會依照每個總統習慣吸收資訊的方式,包括報告的形式以及設計,為總統量身訂做每日簡報。例如前總統歐巴馬剛上任時所閱讀的PDB,就是裝在皮革資料夾裡面的10到15頁的簡報,每天早上放在他的早餐桌上。歐巴馬在執政後期,則改成使用一台加密的iPad閱讀簡報。川普则是不見得會閱讀每一份簡報,有一部份會請身邊的情報官員口述給他聽。拜登上任後,國家情報辦公室主任預料也會為他量身定製其特定風格的簡報。

副總統哈里斯是在拜登過渡辦公室所在的商務部秘密房間收到簡報。拜登與哈里斯從現在開始一直到就職日,將會閱讀辦公室為川普量身定做的每日簡報。

大約10年前,拜登在準備接任副總統時,也曾經看過小布希的PDB,在他正式就職副總統之後,他也跟著時任總統的歐巴馬看了8年的PDB。現在時隔4年,他又以總統當選人的身份,讀取川普的PDB。

閱讀PDB對拜登而言極為重要。因為從拜登走進白宮橢圓辦公室那一刻起,北韓與伊朗的核武威脅、中東百變的政治局勢、美國在阿富汗的軍隊、中國竄升的競爭力都將傳承給拜登。

然而,因為川普持續挑戰競選結果,拜登和哈里斯取得PDB的時間比慣例晚。雖說在川普同意交接之前,拜登也以總統當選人的身份獲知了一些機密的背景,但是那些都比較籠統,且沒有包括國家最高機密。上周,在川普的團隊同意開啟正式交接之後一天,川普在周二(11月24日)才批准讓拜登獲取簡報。

耶倫過去曾任美聯準主席,有望成為拜登的財政部長圖片來源: Christopher Aluka Berry/REUTERS

拜登團隊逐漸成型

考慮到失業率居高不下、疫情持續對經濟造成影響,拜登正在組建一個自由派的經濟團隊,成員大多長期關注勞工以及消除經濟不平等的相關政策。

拜登在周一宣佈擬提名珍妮特‧耶倫 (Janet Yellen)出任財政部長,如果通過,她將是美國歷史上首位女性財政部長。拜登還提名魯斯 (Cecilia Rouse)為經濟顧問委員會的主席,以及布斯 (Heather Boushey)、伯恩斯坦 (Jared Bernstein)等人為委員會成員。這些人過去都公開支持以增加政府開支的方式刺激經濟成長。

上周日,拜登宣佈將組建一支完全由女性組成的白宮新聞團隊,其中包括其競選團隊的骨幹以及歐巴馬時代的「前朝元老」。這將是第一次全部由女性在白宮通訊聯絡團隊中扮演核心角色。總共7位被提名者當中,有4人是有色人種。

川普的白宮公關團隊中也不乏女性擔任要職的例子。如白宮新聞秘書凱萊‧麥肯內尼( Kayleigh McEnany)以及白宮通訊聯絡辦公室主任艾麗莎‧法拉赫(Alyssa Farah)。不過,川普治下的白宮公關團隊通常對媒體較為敵意,新聞發布會次數減少,而媒體本身則往往成為被攻擊的目標。一般認為,拜登的公關團隊會對媒體採取較為友好的態度。

修復與聯合國的關係

周一(11月30日),拜登致電給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與他討論加強合作對抗新冠疫情的必要性,以及重啟氣候變遷上的合作。這兩者都是總統川普不願開啟多邊合作的領域。川普过去曾說氣候變遷只是「謊言」,甚至在今年11月4日正式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川普也指責世界衞生組織淪為中國傀儡,縮減了提供給世界衞生組織的資助,也計劃在明年7月正式退出世界衞生組織。

在電話上,拜登說他會撤回川普的決定。拜登的過渡團隊在一份聲明中說,拜登和古特雷斯還討論了 「解決人道主義需求、推進可持續發展、維護和平與安全、解決衝突、促進民主和人權」等議題。

張慈/鄒宗翰 (美聯社、路透社)

© 2020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