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拜習會結束 中美老調重彈

2021年11月16日

備受矚目的拜習視訊會議正式於北京時間周二下午結束,兩人進行了將近4小時的談話。針對眾所矚目的台灣議題,雙方踩緊底線各有堅持。

USA I US-Präsident Biden spricht virtuell mit dem chinesischen Staatschef Xi
「拜習會」正式登場,兩人預計就包含人權、印太地區安全、經濟、氣候與新冠疫情等廣泛議題做討論,會議可能會超過3小時。圖片來源: Jonathan Ernst/REUTERS

(德國之聲中文網)籌備已久的「拜習會」於北京時間周二(11月16日)上午展開。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進行了將近4個小時的視訊會議,根據現有的訊息,雙方就爭議話題依舊老調重彈。

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The Atlantic Council) 亞洲安全倡議高級研究員羅谷 (Dexter Roberts) 在接受德國之聲訪問時表示,由於中國剛剛結束六中全會,習近平也正在準備明年的人大,而美國接下來也必須迎接期中選舉,所以中美領導人目前都需要透過這個峰會來重啟對話。

他提到,這次峰會後,中美雙方較低級別的官員應該會開始安排雙邊會晤。而在中美貿易上,羅谷認為,中美兩國可以緩解緊張局勢,並在美國一直擔心的智慧財產權相關問題上,取得漸進式進展。但從長遠來看,他認為北京與華府在貿易問題上,恐怕有一些相當難以克服的障礙。

他告訴德國之聲:「長期以來,中國在與世界的關係中一直默默地奉行重商主義的產業政策,我認為他們現在已經更公開的執行相關政策。另一方面,美國確實推行了一些政策,似乎旨在摧毀一些中國視為經濟與商業『國家冠軍』的企業,例如華為。」羅谷預測,中國會繼續推行重商主義的產業政策,而美國也會繼續阻礙中國大型科技公司的崛起。

沒有新意的談話

根據白宮新聞稿,美國維持「一中政策」不變,「強烈反對改變現狀或破壞台海和平與穩定的單邊做法」。新華社報導引用習近平說,目前台海局勢緊張是因為台灣當局「倚美謀獨」,美方有人試圖「以台製華」。中方除了重申立場,強調「如果『台獨』分裂勢力挑釁逼迫,甚至突破紅線,我們將不得不採取斷然措施」。多家中國官媒以「拜登重申不支持『台獨』」為標題,惟白宮聲明並沒有提到拜登有對「台獨」表態。

根據新華社,習近平希望「美方把不打『新冷戰』表態落到實處」。拜登則透過白宮聲明強調,關切新疆、西藏和香港的做法以及更廣泛的人權問題。新華社報導,習近平表示,「願在相互尊重基礎上就人權問題開展對話」,但「不贊成借人權問題干涉別國內政」。

拜登在與習近平的會談中明確表示,需要保護美國工人和產業免受中國不公平的貿易和經濟行為的影響。習近平則要美國「停止濫用和泛化國家安全概念打壓中國企業」,「不要把中美經貿問題政治化」,同意實施升級版的「快捷通道」,提供美國工商界人士到中國的便利。

拜登在本次中美首腦線上峰會說:「作為中國和美國的領導人,我們有責任確保我們國家之間的競爭不會轉向衝突。」圖片來源: Susan Walsh/AP/picture alliance

開場氣氛和緩

作為開場白,拜登向習近平表示,美國的目標是確保雙方競爭「不偏向衝突」,並希望就人權問題「坦率對話」。路透社報導,兩位領導人在屏幕上看到對方後就相互揮手。拜登對習近平說:「也許我應該更正式地開始,儘管你和我彼此之間從來沒有那麼正式過。」

習近平則告訴拜登,雙方需要加強溝通。他稱拜登為「老朋友」,並表示:「總統先生,我隨時準備與您合作,建立共識,採取積極措施,推動中美關係朝著積極的方向發展。」

拜登說,他預計兩人將花大量時間討論存在分歧的領域,包括人權、經濟和「確保一個自由和開放的印太地區」。習近平則強調,包括有效應對氣候變化、新冠疫情在內的全球性挑戰,都需要一個健康穩定的中美關係。

路透社報導,一小群記者在白宮西翼的會議廳觀看了兩位領導人剛開始影片對話的片段。兩國元首之後進行了私下交談。

美國高級官員14日曾向記者透露,拜登將強調保持「溝通渠道暢通的必要性」,因為兩國在台灣的未來、南海軍事化和網路安全等議題上存在分歧,不過拜登團隊一直對打算與習近平提出哪些議題保持謹慎。

據悉,拜登預計在此次視訊會議討論幾個分歧點,包括中國侵犯人權、美國承諾保衛台灣、中國支持其國有產業以及有關網路技術的政策。

美聯社報導,中國官員表示,台灣將是他們會談的首要問題。「台灣問題涉及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以及中國的核心利益,」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15日說,「這是中美關係中最重要和最敏感的問題。」

自就任總統以來,拜登曾2次與習近平通話,但尚未親自會面。政府官員表示「虛擬會議旨在讓雙方放心,避免誤解和溝通不暢導致意外衝突」。拜登也一再表示「即使美國與北京展開激烈競爭,並繼續在幾個議題上與中國對抗,但仍應避免與中國進行積極的軍事接觸」。

(美聯社、路透社、新華社)

© 2021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