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聯合發射聯盟公司(ULA)宇宙神5型(Atlas V)運載火箭搭載了亞馬遜「柯伊伯計劃」的27顆衛星,美國東部時間28日19時從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太空軍基地發射升空。這些衛星一旦進入軌道,最終將達到近 400 英裡(630 公里)的高度。
柯伊伯(Kuiper)計劃是亞馬遜旗下的近地軌道衛星寬頻網路項目。其目標是在近地軌道部署超過3200顆衛星,為全球用戶提供快速、可靠的網路服務。該項目的兩顆測試衛星於2023年發射,同樣由宇宙神5型火箭發射。
項目負責人表示,最新版本進行了重大升級。最新的衛星還鍍有一層鏡面膜,旨在減少太陽光反射干擾,方便天文學家觀測。
Space X 的星鏈仍主導近地軌道衛星通訊圖片來源: Science Photo Library/imago images 星鏈的競爭者
馬斯克的SpaceX公司自2019年以來已經發射了超過8000顆星鏈衛星。該公司於周日晚間舉行了第250次星鏈衛星發射。目前,仍有超過7000顆星鏈衛星在距離地球約550公里的軌道上運行。
如果美國對烏克蘭關閉「星鏈」會怎樣?
歐洲通信衛星公司(Eutelsat)的子公司OneWeb衛星星座由數百顆衛星組成,運行在更高的軌道上。
亞馬遜的創始人傑夫‧貝佐斯現在也經營著自己的火箭公司藍色起源(Blue Origin)。貝佐斯表示,全球對高速網路的需求龐大,市場足以容納多家競爭者。他也強調,柯伊伯計劃雖聚焦商業應用,但其網路架構具備潛在國防與應急通信價值。
中國發射首批衛星 尋求建立中國版"星鏈"
亞馬遜公司表示,發射首批量產衛星標誌著「柯伊伯計劃」邁出重要一步。下一步該公司將使用「宇宙神5」型火箭等繼續部署「柯伊伯計劃」衛星。此外還將與阿麗亞娜航天公司、藍色起源公司和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等私企合作,開展衛星發射任務。
1957年「斯普特尼克」號衛星的發射升空震驚了全世界。從此開始了超級大國間的一場聲望和軍事競賽。直到今天還不斷有更多的衛星發射升空。
圖片來源: Imago/ZUMA Press
共有三隻狗狗,萊卡(Laika)、Ptscholka和Muschka為科學獻出了其生命。圖片中的狗狗萊卡是搭乘「斯普特尼克2號」衛星首次進入太空的生物。然而它未能完成這次太空之旅。衛星成功發射數小時之後,由於衛星艙內溫度驟升,沒有穿戴任何防護裝備的萊卡最終死亡。
圖片來源: Imago
蘇聯科學家展開生物太空之旅的嘗試,希望以此為載人航天飛船進行試驗。狗購萊卡的首次太空之旅3年之後,生物進入太空的試驗終於成功。名叫Belka (左)和Strelka的兩隻狗狗 在太空遨遊一天後安全返回地球。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Heritage Images
不僅「斯普特尼克」號衛星首次成功帶狗進入太空,而且前蘇聯的航天業也譜寫了載人進入太空的歷史。1961年,蘇聯太空人加加林(Gargarin )成為搭乘「東方一號」進入太空的第一人。他在太空遨遊整整108分鐘,降落時不是乘坐飛船而是憑借降落傘著陸在全球引起轟動。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D.Miller
僅2年之後,瓦倫蒂娜‧特雷希科娃(Valentina Tereschkowa)就成為全球首位進入太空的女性。她乘坐宇宙飛船環繞地球49圈。這位女性遨遊太空的目標是為了向世人表明,在社會主義國家蘇聯可以「實現任何夢想。」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Keystone
這只名叫哈姆(Ham)的大猩猩穿著為它量身定做的航天服正在等待衛星發射升天。它在美國航空航天局接受了長期培訓之後,於1961年參加了水星探測的冒險之旅,並以此進行載人航天飛行試驗。它順利通過了高溫、失重、狹窄空間和孤獨寂寞等考驗。但是搭載阿爾伯特1號和2號升空的兩隻猴子則未能經受住考驗而喪生。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Everett Collection
1965年,太空人約翰‧揚在進行雙子座3號載人飛行時,偷偷將一塊醃牛肉三明治塞進了自己的宇航服裡。用他的話說,「是為了測試一下味道咋樣」。然而美國航空航天局認為這不是可以鬧著玩的。因為在失重情況下,漂浮的麵包渣有可能損壞機器。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1969年7月20日,全世界的人都坐在電視機前緊張地盯看著屏幕:美國太空人尼爾‧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從「阿波羅11號」飛船走出登月艙,在月球表面留下人類登月的第一個腳印,實現了人類登月夢想。他的「個人一小步,人類一大步」已經成為一句歷史名言。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Photoshot/Neil A. Armstrong
1978年,前東德太空人希格蒙德‧亞恩(Sigmund Jähn )乘坐"Sojus"宇航船前往蘇聯Saljut 6號空間站。作為登上太空的首位德國人他圍繞地球環繞了8天的時間。返回地球後的亞恩在昔日的東德受到英雄般的祝賀。但是在德國西部他並非如此享有盛名。
圖片來源: Imago/ITAR-TASS
在電影《星際迷航》中扮演宇宙飛船工程師斯科提的演員詹姆斯‧多汗(James Doohan)生前的最後一個特殊願望是死後將骨灰撒入太空。2005年,他和另外300人的骨灰盒被載入太空。這樣的太空葬需要1000至5300美元。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ARC
人類是否能夠在太空生存?植物可以回答這個問題。自2013年以來,國際空間站對此進行了積極的試驗。從圖片中可以看到,蔬菜生長狀況不佳,但是百日草則更能適應在失重的環境中存活。對於未來的火星計劃來說,一個重要的試驗結果是,植物是不會自己長出來的。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NASA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