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北大校友聯署抵制「學習信」

anonym.Chinesisch2013年5月14日

近日北大考古文博學院2009級本科畢業班三個專業的學生收到習近平回信;北京大學就此召開了三次以上會議和座談會,傳達和學習「總書記的回信精神」,有北大校友發起抵制聯署簽名活動,以維護北大「獨立精神」。

Der West-Eingang zur Peking-Universität, der heute wohl bekanntesten Universität in China. Aufgenommen am 31.07.2007 von Xiao Xu.
北京大學校門圖片來源: Xiao Xu

(德國之聲中文網)據《中國青年報》報導,北大考古文博學院2009級本科畢業班三個專業的學生在團支書和班長的倡議下,曾給習近平寫信。近日意外收到習近平回信後, 團支書龍妍激動地向同學們傳閱。5月3日下午,北京大學至少開了三次學校層面的會議,回憶傳達和學習"總書記的回信精神",並於5月4日舉行了"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回信精神座談會",團中央、教育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團市委等部門的相關領導悉數到場。

5月5日晚間,北京大學校友及一些在校生發起"抵制學習信"的活動,首批有75人聯署,包括南京大學博士後黃芸、北大教授張千帆、傳知行研究所的郭玉閃、北京萬聖書園創辦人劉蘇裡及目前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就讀的林垚、張友誼等人。簽署人之一的孫正則附言:"師道之亡始於赴部候選";另一簽名校友李培煒表示:"三角地不能只是野草,未名湖也不是一潭"死水",北大精神當不死而立。"

該公開信開篇對校領導組織"學習信"活動提出質疑和批評:"作為曾經的北大學子,我們對母校這一赤裸裸的政治獻媚之舉深感震驚。我們當年之所以報考北大,不僅因為這裡有著國內第一流的學術環境,還因為她的校園文化中,對於蔡元培教育理念的認肯'大學學生,當以研究學術為天職,不當以大學為陞官發財之階梯'";

[No title]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audio element.

信中還表示:"然而,今日的北大,先有學生以集體名義致信總書記,又有校黨委、行政在接到回信後,'迅速在師生中掀起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給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2009級本科團支部全體同學回信精神的熱潮,通過傳達回信精神、師生座談等形式,在全校師生中間展開學習活動'。尤為諷刺的是,主事者將這一政治獻媚活動視為'繼續繼承和發揚五四運動的光榮傳統',特意安排在校慶日進行。敢問,五四運動的光榮傳統,究竟是愛國,還是愛領袖?是進步,還是進諂言?五四學生張揚的是民主,還是奴顏以媚主?";"這些年來,社會上關於'北大精神已死'的議論不絕於耳。我們邀請所有認同此信的北大學子尤其是目前的在校生加入聯署,以向世人證明:雖然屢受折辱,但,北大精神不死。"

"北大精神當不死而立"圖片來源: 64memo

"擔心對聯署的在校生秋後算賬"

目前在各大網站上,此聯署信遭到刪除,據目前在哥倫比亞大學就讀的張友誼透露,北大黨委透過南大黨委向發起人之一的黃芸施壓。張友誼在郵件中說:"感謝每一位簽名連署和關注轉發的北大校友和在校學弟學妹。不過區區70餘人連署簽名,就把本校的袞袞諸公嚇得又是恐嚇南大、又是全網刪帖,全無半點大氣,不但可鄙、而且可悲。好在北大的歷史從來不是當局寫的,而是北大人自己寫的,做好自己,堅守底線,繼續努力!"

黃芸也發出最新的公開聲明,表示北京大學黨委透過南大黨委向黃芸施壓,希望此事不要擴大。北大方面稱"只是想以習近平回信一事作為契機,把北大的科學和科技抓上去,並無他意。"黃芸也再次在最新公開聲明中強調自己心目中的北大精神,既是:"獨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與此同時黃芸擔心對參加聯署的近20位在校生秋後算賬。

「北大學子爭取自由」定格在歷史中圖片來源: AP

"最惡心之處就是向權勢低頭了"

曾畢業於北京大學的旅美政治學家、民主人士王軍濤向德國之聲回顧,一百多年的北京大學,歷經風雨,一脈相承的北大精神是"獨立性",而"學習信"事件觸到了北大精神的尊嚴底線:"北大重視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還有一點是不向權勢者低頭的精神;另外就是對公共話題公共利益的關心。'學習信'最惡心之處就是向權勢者低頭了,自然就應該有北大學子挺身而出(反對這件事)。"

王軍濤也表示1989年學運之後,中共當局對北大等高校加強了思想管制,近年北大發生了多起"黨管思想"事件也引發爭議:如2005年,時任北大黨委書記的閔維方建議國務院發文禁止教師"利用課堂散佈違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錯誤言論";2011年,北大在全校推廣實施對"思想偏激"等十類學生進行會商的制度等。王軍濤認為此次對"學習信"的抵制和抗議,讓很多公眾看到北大風骨依然存在:"北大有種風骨,既有中國傳統的士大夫之風也兼具現代知識分子的批判性。共產黨一直想摧毀的就是這些東西。"

作者:吳雨

責編:葉宣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