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排除台美軍使用「星盾」? 馬斯克再惹議

2024年2月27日

剛造訪過台灣的美國議員加拉格爾寫信給SpaceX創辦人馬斯克,稱在台美軍無法使用「星盾」衛星網路服務,而美國有必要改變此事,以因應可能的戰爭風險。SpaceX怎麼回應?

圖為SpaceX創辦人馬斯克2022年3月出席新創公司Neuralink活動演說。(資料照)
圖為SpaceX創辦人馬斯克2022年3月出席新創公司Neuralink活動演說。(資料照)圖片來源: Patrick Pleul/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美國眾院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主席加拉格爾(Mike Gallagher,又稱蓋拉格)上週六(2月24日)致信SpaceX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稱SpaceX可能未啟用「星盾」(Starshield)衛星寬頻網路服務在台灣及周圍範圍的使用,此舉恐怕違反SpaceX跟美國政府的合約。

對此,SpaceX公司週一(26日)回應,該公司「完全遵守與美國政府的所有合約」,且早已告知眾院委員會其「資訊有誤」,但委員會仍選擇聯繫媒體,而非向公司尋求更多資訊。

「星盾」是「星鏈」(Starlink)衛星網路服務的軍用版,主要用於涉及國安的通訊。去年9月,美國國防部與SpaceX簽訂1年期的合約,由美國政府投資,SpaceX則須在「全球範圍內」,提供星盾服務給美國軍方各單位。

加拉格爾信上怎麼說?

《富比世》(Forbes)、《華爾街日報》等多家美媒取得了加拉格爾的信件原文。信上稱,「有好幾個知情者」向眾院中國特別委員會透露,星盾服務當前在台灣及附近地區處於「非活躍狀態」(inactive)。

信上寫道:「在中國共產黨軍事入侵台灣的情況下,駐西太平洋的美國軍人會面臨嚴重風險……保障在台灣及其周邊的美軍人員有強大的通訊網路,對於維護美國在印太地區的利益來說,至關重要。」

加拉格爾認為,此舉「可能違背SpaceX跟美國政府的合約義務」。他的信件要求馬斯克應在今年3月8日之前,針對星盾在台灣的運作情形,向美國眾院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提交更多訊息。

在這封信發出之前,加拉格爾剛率團造訪台灣,會見台灣總統蔡英文,以及甫當選總統的賴清德等人。當時他表示,訪團希望展現對台支持,並傳達出這樣的訊息:如果中國決定侵台,「一定會失敗」。隨後,北京方面重申「一個中國」原則的一貫立場,並敦促美方「務必認清台灣問題的極度複雜性和敏感性……停止向『台獨』分裂勢力發出任何錯誤訊號」。

圖為美國眾議院加拉格爾2月22日在台北會見台灣副總統賴清德。圖片來源: Taiwan Presidential Office/Handout via REUTERS

馬斯克政治立場曖昧

馬斯克本人以及SpaceX公司都曾多次捲入地緣政治問題,包含涉及台海兩岸局勢的爭議。

去年9月,馬斯克曾自稱對中國「相當瞭解」,並把台灣跟夏威夷類比,主張台灣「本是中國的一部分,卻武斷地變成不屬於中國」,而這主要是因為「美國的太平洋艦隊阻擋了任何武力統一的企圖」。當時台灣外交部長吳釗燮回應:「聽好了,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也絕對不能被出賣!」

2022年,馬斯克接受《金融時報》採訪時曾稱台海衝突無法避免,並主張把台灣變成中國的「特別行政區」。他的言論在台灣引發大量批評聲浪,但中國官媒《環球時報》前總編胡錫進表示支持,稱馬斯克是「西方少數敢發聲的人」。

延伸閱讀:馬斯克訪華成中國焦點 傳曾經會晤丁薛祥

SpaceX公司也不只一次爆發涉及政治的爭議。該公司跟美國國防部之間簽訂了多項合約,其中之一在去年6月簽署,由美國購買「星鏈」衛星服務,提供給烏克蘭,確保烏克蘭在戰爭中仍擁有足夠的通訊網路。

自俄烏戰爭2022年2月爆發之後,馬斯克免費提供終端設備給烏克蘭,但近期他對烏克蘭的做法引發不少批評

延伸閱讀:馬斯克:SpaceX不能無限期地資助烏克蘭星鏈

《華盛頓郵報》2023年9月發佈文章,節錄一本新的馬斯克傳記,內容稱烏克蘭政府曾於2022年9月尋求星鏈服務支持,幫助他們攻擊俄軍在克裡米亞的艦艇,但馬斯克擔心俄羅斯可能以核武反擊,而拒絕了請求。許多美國政界人士曾對馬斯克的可靠性表示擔憂

今年2月中旬,烏克蘭軍方情資機構還指控,在烏克蘭被佔領土的俄軍正在「系統性」地使用星鏈的終端設備。對此,馬斯克否認有銷售星鏈服務給俄羅斯。

馬斯克的星鏈計劃在加薩引發爭議

04:09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延伸閱讀:以色列: 馬斯克承諾在加薩啟動星鏈會先請以方批准

(綜合報導)

©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