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採訪漢諾威展覽會中國總經理錢軍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br>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4年3月20日

漢諾威CeBIT展第二天,德國之聲記者採訪了正在漢諾威現場的漢諾威展覽會(中國)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錢軍先生一行。錢總經理介紹了公司的情況和德中兩地辦展業務的情況。

CeBIT在海外最具潛力的是亞洲市場圖片來源: AP

漢諾威展覽會(中國)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錢軍總經理對這次德國之聲的採訪十分重視,參與訪談的還有公司的高級經理張雁和公關部主管巫昕兩位小姐。

錢總介紹說,他畢業於北京的中國外經貿大學,在漢諾威展覽會中國公司已經工作了11年。一開始是在北京的代表處,他也是擔任負責人。5年前,漢諾威跟上海聯合建浦東新的展覽中心,重點移到上海,他就到了上海,擔任董事總經理。

他說,總公司對中國業務非常重視,近年來投入很大。上海的公司目前已有四十多名工作人員,有幾名德國人,比如副總經理是德國人。但在中國搞中國本土化,主要依靠的是中國人。錢總說,很遺憾,我不會德語,她們倆也都不會德語。他們主要用英語和中文工作。這三位中國本土的高級管理人員,居然沒有一人是上海人。錢總介紹道,不過張雁小姐能算半個上海人,因為她是復旦大學新聞系畢業的。

談到他們組織中國企業來漢諾威CeBIT參展,錢總和兩位經理小姐都很振奮。他們說,最近3年,中國參展公司數量大幅度增長,每年達到平均50%的增長率(今年達70%)。原因是多方面的。

錢總認為,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帶來的動力。中國入世後,中國企業更重視國際競爭,中國政府也在這方面給企業以大力的支持。中國政府給到國外參展的企業補貼,這是中國加入世貿後才有的事情。此外,原來到國外參展要過許多關,護照、簽證等都很困難,現在這些都很方便了。

另一個原因是,漢諾威總公司加強了宣傳力度,同時,在上海開辦了亞洲CeBIT展,更增加了中國企業對CeBIT這個概念的瞭解。中國中央和各地政府對CeBIT也越來越重視。中國訊息產業部每年派高級官員前來參觀,每次都受到很大震撼。政府來團的級別越來越高。中國訊息產業部這次派來了高級代表團。中國幾乎每個省的訊息產業廳的負責人都來了。

18日,錢總一行剛接待了中國六大營運商(中國電信、中國移動、網通等)的代表團。中國媒體對漢諾威CeBIT的興趣也越來越大,原來幾乎見不著中國記者,而現在幾乎所有重要的媒體都派來了記者。他說:您打開新浪網看看,那上面關於CeBIT的報導比我們還多,而且相當專業。您在博覽會裡走動,看到亞洲面孔的人多麼多啊。其中很多當然是中國大陸來的。

記者問道,為什麼中國一些大的電腦企業如聯想、方正等沒有來參展。錢總說,他們其實都來了,象聯想,華為等,都有攤位。只不過您可能看不到他們,因為他們往往是跟這裡的廠家或代銷商聯合設的攤位,攤位上又沒有中文或中國字樣,工作人員又都是歐洲人。錢總和兩位小姐經理還補充道,台灣參展陣容非常強大,但實際上真正的生產基地在大陸,而不是在台灣。參展台灣的企業其實產品主要還不都是在大陸生產的。

他們幾位也證實了:參展的中國大陸企業基本上都是「民營」企業。巫小姐認為,其實海爾也不能說是國營企業,應該說是最大的「民營」企業。

接著,錢總和他的同事們介紹了上海的亞洲CeBIT和其它展會的情況。近年來,CeBIT開始走出德國,一共在海外開辦了四個,亞洲的就辦在上海。四個裡面,亞洲潛力最大。中國通訊市場去年已經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今年,中國作為電腦市場也將超過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把手。

在德國境外辦CeBIT,是1999年作出的決定。戰略上的想法是,憑德國辦CeBIT的經驗,在更靠近客戶和廣大用戶的地方搭建舞台,更大地推動當地市場上的銷售。上海CeBIT發展得很好,雖然參展公司數大致維持在500個上下,但在前一陣世界網路經濟大跌的情況下,當初那麼多網路公司參展,現在一家都沒有了,仍能維持這樣的數量,應該說是相當不錯的成績。展覽面積更是增長迅速,去年已經達到了2萬平方米的展出面積。今年更將達到2萬3千平方米。專業參觀者估計將比去年再增一萬,達6萬人。

在上海辦CeBIT展,中國政府高度重視,訊息產業部大力支持,合作的夥伴是中國貿促會。德國政府也支持德國企業到上海去參展,今年將有20多家德國企業到上海參加那裡的CeBIT。

除了CeBIT展外,上海的公司還將進一步拓展業務範圍,考慮是,把漢諾威所有的各種展覽會都在那裡辦一套。錢總還介紹說,他的公司在上海浦東龍陽路那兒,上海展覽中心旁邊。「那裡現在發展得可好了,」他說。

在德國博覽股份公司沙龍裡,記者還見到了CeBIT總公司的總裁。這位總裁向一名美國大公司總裁介紹錢總時說:「他們生活在我親愛的上海。」他又對錢總說:「真的,說到上海,我就說是『親愛的』。」

(平心)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