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提高國民素質,德國業餘大學功不可沒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br>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3年6月18日

「如今,教育不再是增強經濟實力的工具,而是寬容和社會平衡的前提,是民主的給養。」值德國業餘大學(Volkshochschule)聯合會成立50周年之際,德國教育部長布爾曼講了以上一番話。有關德國業餘大學的歷史和現在,請看有關報導。

德國業餘大學課堂圖片來源: Bilderbox

在歐洲,業餘大學並非德國人的發明,而是丹麥人的創造。不過,也有人認為,業餘大學的由來不止一個。歷史學家歐佩爾曼介紹說:「一種說法是,路德派主教格倫特維19世紀中葉在丹麥創建了一所農民大學。另外一種說法是,業餘大學是讓教育深入大眾的一種嘗試,主要出現在英國,後來,奧地利首都維也納也成立了業餘大學。」

業餘大學的最初構想是讓普通人民,特別是工人階級獲得接受教育的機會,使他們的教育程度能夠達到一定的水準。通過普通教育水準的提高,工人就能夠作為平等的成員參與政治生活。當時的口號是,民主需要教育,需要給予每個人接受教育的機會。

在1900年前後,德國出現了第一批業餘大學。但是,直到一戰結束後,業餘大學才在魏瑪共和國時期經歷了第一次蓬勃發展的階段。但是,那時沒有成立業餘大學聯合會。納粹掌權後,業餘大學也被取締了。直到二戰結束後,業餘大學才得以穩步發展。1947年時,業餘大學的數量超過了以前任何一個時候。1953年,全德1000多個業餘大學成立了聯合會。該聯合會現任主席安根福特說:「我想,業餘大學即使沒有聯合會也能繼續發展。我認為,成立聯合會的主要原因是爭取聯邦對業餘大學的重視,在聯邦層面上代表業餘大學的利益。」

自成立以來,聯合會不僅致力於維護全德各地業餘大學的利益,也努力維護需求方的利益。安根福特說:
「我們當然代表著業餘大學的利益,也就是說,我們希望讓政界重視業餘大學,讓人們知道,業餘大學是德國最大的再培訓基地,必須維護已經建立的業餘大學機制。另外,聯合會也代表顧客的利益,因為我們的學生希望在當地獲得一個全面的,高品質的再培訓機會。如果業餘大學存在,那麼,那裡的人們自然就有再培訓的機會。」

業餘大學在各地的培訓項目直接和學生的願望掛鉤。時代在變化,學生的願望也在變化。以前,文學,哲學和外語是熱門的再培訓科目。如今,人們對專業知識和日常生活知識的要求則越來越強烈。沙士比亞的名篇,康德和黑格爾的著作被經濟英語教科書以及計算機手冊所代替。對此,安根福特說:

「我覺得有些遺憾。學習總得有些樂趣在裡面。要想激發興趣,必須什麼都嘗試一下,不要只是侷限於實用性知識。不過,如今社會就是這樣,我們必須適應市場需求,否則就無法立足。」

圍繞著知識傳播已經形成了一個市場。除了業餘大學外,許多私人學校也加入了競爭者的行列。目前,公共資金嚴重缺乏,這就意味著,三分之一經費來自公共資金的業餘大學不得不面對艱難的局面。安根福特說:「地方財政狀況非常糟,業餘大學也受到威脅。這一點必須看到。但是,另一方面,業餘大學在過去幾年中已經是能省就省,幾乎沒有更多節約的餘地了。」

畢竟,在那些需求小,私人學校不願去的地方,業餘大學也必須提供服務,比如在小城市。歷史學家歐佩爾曼闡釋道:「業餘大學也是對教育政策中的問題進行修正的機制。傳統上,人們總是講『施教』,實際上,教育是幫助人解決知識技能方面的問題,滿足其在工作及發展個人業餘愛好方面產生的需要。」


幫助外來移民融入社會的問題在德國已經由來已久。很多外來移民德語水準很差,甚至連一句德語都不會講。這樣一來,他們也就很難在德國生活,在那裡站住腳。業餘大學在向外來移民提供德語課程上發揮了自己的作用。 在歐佩爾曼看來,業餘大學發揚了成立之初的宗旨:

「在業餘大學的歷史上有一點一直沒有變。那就是促進融合。不管是19世紀解決工人階級的融合,還是現在移民融入社會。我們面臨的問題是,業餘大學怎樣才能幫助生活在這個社會中的人們融入它的文化之中。」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