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貿易中國

摩擦不斷 中國對歐盟醫療器械出台對等反制

2025年7月6日

中國財政部發布通知,從7月6日起,限制政府採購進口預算金額450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歐盟醫療器械。此舉是對布魯塞爾今年6月限制中國產醫療器械的對等反制措施。目前,歐中之間圍繞電動汽車、白蘭地等其他商品的貿易摩擦也仍未化解。

貿易摩擦、在俄烏戰爭問題上的巨大分歧讓歐中關係蒙上了陰影
中國與歐盟定於本月底在北京舉行領導人峰會,然而,貿易摩擦、在俄烏戰爭問題上的巨大分歧讓此次峰會蒙上了陰影圖片來源: Sean Gallup/Getty Images

(德國之聲中文網)根據中國財政部的通知,政府採購預算金額450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醫療器械時,「確需採購進口產品的,在履行法定程序後,應當排除歐盟企業(不包括在華歐資企業)參與。」通知還進一步指出,對於參與的非歐盟企業,其提供的自歐盟進口的醫療器械佔比不得超過項目合同總金額的50%。在7月6日之前發布中標或者達成交易的政府採購則不受此通知影響。

歐盟方面在6月20日剛剛出台了針對中國產醫療器械的類似措施。歐盟委員會表示,由於歐盟企業在中國沒有獲得公平準入,將禁止中國企業參與歐盟每年價值超過600億歐元的醫療器械公開招標。這也是歐盟首次按照《國際採購協議》(International Procurement Instrument)採取此類措施。2022年生效的該法案旨在確保對等的市場準入。

中國此次出台反制措施在意料之中:商務部在今年6月就表示會採取「必要措施」。中國商務部一發言人也在7月6日表示,「中方多次通過雙邊對話表示,願與歐方通過對話磋商和雙邊政府採購安排等方式妥處分歧。令人遺憾的是,歐方不顧中國釋放的善意和誠意,仍一意孤行,採取限制措施,構築新的保護主義壁壘。因此,中方不得不採取對等限制措施。」商務部同時也強調,中方措施只針對自歐盟進口醫療器械產品,在華歐資企業生產產品不受影響。

中國商務部剛剛宣佈對產自歐盟的白蘭地徵收最高達34.9%的反傾銷稅,但主動做出價格承諾的企業可免於被加稅圖片來源: Addictive Stock/picture alliance

歐中峰會蒙陰影

就在兩天前,中國商務部剛剛宣佈對產自歐盟的白蘭地徵收最高達34.9%的反傾銷稅,但主動做出價格承諾的企業可免於被加稅。路透社上周還援引知情人士報導,中國官員一直將就白蘭地問題達成協議與電動汽車關稅談判掛鉤。此前還有消息人士披露稱,北京希望歐盟在電動汽車案上接受類似於針對干邑白蘭地的最低價格承諾方案,取代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懲罰性關稅。

中國與歐盟定於本月底在北京舉行領導人峰會,然而,貿易摩擦、在俄烏戰爭問題上的巨大分歧讓此次峰會蒙上了陰影。據彭博社報導,在這一背景下,中方有意將原定為期兩天的峰會壓縮為一天。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7月4日對此含糊地表示,「中歐關係發展面臨新的機遇,雙方一致同意要籌備好新一次中歐領導人會晤,就具體安排保持著溝通。」

(路透社等)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