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抱團取暖 中日關係回暖
2018年10月25日(德國之聲中文網) 周四晚間(10月25日),中國總理李克強與到訪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會晤時表示,雙方應堅持和平友好合作,構建更加成熟穩健,務實進取的中日關係。安倍晉三則在出發前表示,雖然日本與美國一樣也對中國的一些貿易行為感到憂慮,但是他依然傾向於用對話來消解經貿分歧。他再次強調了打造公平自由貿易體系的重要性。
與安倍晉三同行訪華的還有一個龐大的日本經濟界代表團。作為東亞地區最大的兩個國家,中日之間的經濟聯結非常緊密。中國是日本的最大貿易夥伴,日本則是中國的第二大貿易夥伴國。
但是近年來,中日之間的政治關係,卻因為東海島嶼爭端、二戰歷史解讀、東亞地區主導地位競爭等問題而處於冰凍狀態,上一次兩國領導人互訪還要追溯到2011年底。習近平、安倍晉三分別上台主政後,兩人雖然也曾在一些多邊外交場合上進行過簡短會晤,但是雙邊正式訪問還從未舉行。不少分析人士就指出,此次安倍晉三應李克強邀請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標誌著雙方關係的正式回暖。
中國外交學院的亞太戰略問題專家蘇浩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強調,這是中日關係的一個重大轉折。"經歷了過去近8年的觸底,現在到了反彈的時候了。" 他認為,中日兩國有著相近的地緣位置,經濟聯繫也十分緊密,在區域合作中也都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互動非常頻繁,因此"兩國間存在著天然的不可分割性",雙邊關係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冷淡之後回暖也是必然的。
天然一體 不可分割
路透社獲得的外交圈內消息顯示,安倍晉三訪華期間,兩國之間將簽署大約50個項目的備忘錄,涵蓋了能源、醫療保健、金融以及汽車等多個領域。李克強在周四的非正式晚宴上還對安倍晉三表示,希望雙方能夠共同維護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歡迎日方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
中日關係的回暖跡象,在今年初就已經有所體現。今年4月,中斷了近8年的中日高層經濟對話恢復舉行。今年5月,中日韓三國就自貿區談判達成共識。同時,日本還一改以往的態度,開始非常積極地推動《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這份自貿協定將涵蓋日本、中國、韓國、澳洲、新西兰、印度以及東協十國的全球近半人口,覆蓋全球經濟總量的約1/3。
德國智庫柏林科學政治基金會的東亞問題專家希爾珀特(Hanns Günther Hilpert)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就指出,日中兩國今年來的迅速接近主要集中在經貿領域,這頗有抱團取暖之意。"美國總統川普的貿易政策是很重要的一個因素。中國和日本都受到了川普的壓力。"他認為,中國依然需要來自日本的直接投資,也需要在對美出口受阻時保持對日出口的暢通;而日本則想要在穩固對華出口的同時,也在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中獲得利益。
中國外交學院的蘇浩教授也提到,雖然日本在前些年對"一帶一路"存在顧慮,但是由於兩國間的產業鏈緊密銜接,安倍晉三內閣現在也意識到積極參與中國發起的"一帶一路"能夠給日本帶來實際的利益。
毒丸一吞 兩敗俱傷
和希爾珀特類似,蘇浩也認為,川普的單邊主義貿易政策是促成中日關係迅速回暖的重要推手。"美國退出TPP、要求重新談判美日貿易條約,這讓日本人覺得,美國在經貿議題上很不可靠。而由於日中經濟緊密聯結,美國發動對華貿易戰也對日本經濟造成不小的損害。所以,日本和中國在某種程度上存在協調合作、抱團取暖的需求,從而共同應對華盛頓的貿易單邊主義行徑。"
這位長年研究中日關係與中美關係的學者還注意到,美國試圖在與日本談判新的貿易條約時,傚法北美自貿協定(NAFTA)加入"毒丸"條款,即一旦日本與中國簽署了自貿協議,美日之間的自貿條約就有可能被宣告失效。他認為,美國是在試圖切割中國與日本之間的緊密經貿合作。"但是,中日經濟經過了幾十年的產業鏈整合,早已是不可分割的整體。美國要是用'毒丸'強行切割,會對中日兩國的經濟都造成嚴重損害。這種巨大壓力,正是讓安倍晉三現在要和中國方面商討應對方式的重要原因。"
不過,蘇浩教授指出,中日關係"現在還只是回暖而已",兩國之間依然存在著海洋權益與安全問題、地區主導權競爭問題。"雖然日本也認識到對抗只會造成日中兩國兩敗俱傷,但是依然存在著依託美國來提升自己的東亞的心態。這些都是會對雙邊關係造成阻礙、需要中日雙方接下來一起認真對待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