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會均等做來不易
2012年6月19日"平等"是十八世紀英國自由主義者的重要主題之一。貴族享有特權,市民階層則希望能加強自己的權利。面對人生道路上的各種機會,每個人都應擁有自主決定的自由。然而,社會的公平正義卻不總佔上風。十九世紀末,婦女們還必須為自己在政治領域內的民主發言權而抗爭。時至今日,德國婦女依然在就業機會和工作報酬方面受到歧視。
教育機會均等
在接受學校教育和職業培訓時,並不是所有地區的青少年都被一視同仁地對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希望通過名為"全民教育"(Bildung für alle)的行動計劃改變這一現狀。164個國家就實現義務基礎教育、成人文盲率減半以及保證男女平等等目標達成了一致。"每個人都有受教育的權利。我們越堅持這一點,政府越重視其重要性,並將其寫入法律,人們值得期待的也就越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跨學科領域的教育與可持續發展部門負責人裡士滿(Mark Richmond)憧憬道。
機會均等只是幻想?
從人道主義的角度看,教育機會均等的要求原本應該得到所有人的傾聽,但是這一話題仍富有爭議。
出於經濟和政治上的考量,具有特殊才能的人會得到格外的支持,以便使這些人之後走上領導崗位。在這樣的精英扶植過程中,來自具有較高教育水準家庭的孩子的優勢明顯。科學研究已經證明,教師們直覺上更加相信,中產階層的孩子比工人的孩子更有能力接受高等教育。僅是語言就已經顯露出一個人的出身背景,這也影響到人們在面試時對他的判斷,不論他是在申請進入大學,還是在就業市場上謀求領導職位。因此,對很多人而言,所謂教育機會均等只是一個無法企及的理想和夢幻。
僅有基礎教育的權利還不夠
大多數工業化國家都實行至少涵蓋基礎階段的義務教育。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負責年度世界教育報告的羅斯(Pauline Rose)非常熟悉一組數字:"儘管在很多國家,有越來越多的兒童獲得了上學的機會,但是仍有六千七百萬的適齡兒童失學。"在德國,從進入公立小學一直到獲得大學入學資格,即參加高級中學畢業考試為止,都是免費的。理論上,每個人都有機會參加中學畢業考試,從而具備讀大學的資格。儘管如此,在教育機會均等方面,德國在發達工業國家中的排名仍十分落後。
保障受教育機會
在較為貧困的國家中,腐敗和貧困時常阻礙人們獲得平等的受教育機會。簡單來說,貧困的家庭沒有錢支付學費、書本費和孩子校服的費用。在德國,有批評者指出:德國的學校體制本身就是不公平的。在大多數聯邦州,由於在小學四年級之後就進行學校分流,因此在孩子還只有9歲的時候就相當於已經決定了他今後是否可以上大學。批評者認為:這實在是操之過急。來自社會底層尤其是移民家庭的兒童很可能陷於不利的境地。較為貧困的家庭也無法承擔補習班或私立學校的費用。德國雖然在形式上保障了受教育的機會,但實際上卻缺乏有針對性的促進措施,以便人們能抓住這樣的機會。
"工人的孩子"協會(Arbeiterkind.de)也認識到了這一問題。該協會的工作人員鼓勵來自所謂"缺乏教育的家庭"的兒童攻讀大學。"很多人認為,只要參加了中學畢業考試,人們自然會繼續讀大學。但統計數據顯示,事實並非如此。"該協會創辦人烏爾巴遲(Katja Urbatsch)說。在德國,來自非知識分子家庭的中學畢業生當中只有一半人會讀大學。"我們資助這樣的孩子直到他們大學畢業。"
經濟利益左右教育投資
國家投資教育,顯然不總是出於人道角度的考慮,而往往夾雜著對經濟利益的考量。比如在原材料可能會枯竭的地方,如阿聯酋,教育投資就得了到加強。哪裡缺乏自然科學家和工程師,那裡就會提供這些學科的獎學金。哪裡的大學要吸引生源,那裡就需要提高配套服務水準和免除學費。國家出台支持教育的措施,是為了給某些領域培養接班人。企業也時常投資教育,這是因為它們缺乏專業人才,比如在德國或美國就是如此。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為,實現真正的教育機會均等在工業國也是一個長期的問題。裡士滿指出:"即便是在高度發達的國家,也依然有部分民眾不能達到與其他人一樣的教育水準。人們需要長久地為此努力奮斗。"
作者:Gaby Reucher 編譯:亭午
責編: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