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 50年前的今天文革發動"--新浪微博"頭條新聞"以此為標題發了一條帖子。"196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通過了關於開展文化大革命的通知。文革持續十年。"全文鏈接的是"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是1981年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上通過的。
周一白天,中國官方媒體對文革一片沉默。在微博上,以文革為關鍵字還能搜到一些帖子。列在搜索結果首頁上的包括《環球時報》總編胡錫進的一條帖子:"文革中,父母和奶奶已在北京多年,但因為劃成'地主'成分,被抄家。那是我6歲時最驚悚的記憶:紅衛兵把奶奶推倒在地,罵她'地主婆',還打了她幾巴掌,她哭。後來奶奶被迫離京,被遣送老家。父親是她獨子,只能由母親親屬照顧她。以後我一填表就要寫'地主',小小年紀備感恥辱。文革啊,不堪回首。"香港媒體人楊錦麟發帖列出文革期間各種不同的罪名,包括:現行反革命、歷史反革命、反革命破壞分子等等。楊錦麟還轉貼了一篇報導,題為"我們採訪了不少年輕人,發現文革真的快被忘乾淨了"。
不過,到了深夜,《人民日報》和《環球時報》兩大官媒分別悄然在網路上發布了關於文革的評論文章。新浪微博「人民日報」官方帳號發表的這篇文章題為《以史為鑑是為了更好前進》,重申了中共對文革的一貫定論,即「是一場由領導者錯誤發動、被反革命集團利用,給黨、國家和各族人民帶來嚴重災難的內亂,造成的危害是全面而嚴重的」。
署名「任平」的這篇文章還指出,一定要牢牢記取文革的歷史教訓,「牢牢堅持黨對文革的政治結論,……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而要毫不動搖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篇文章從微博上顯示的發布時間是北京時間17日凌晨0點40分。由於發布時間在深夜,所以截至記者發稿時,該微博下面的評論數量不是很多。除了一些讚揚之辭外,作家北村通過其新浪個人認證微博帳號評論道:「人民日報深夜發文表明立場,值得注意……」。還有一位也是加V的用戶「王沉湎」寫道:「夜深人不靜。」
幾乎是與人民日報同步,「環球網」也在17日零點剛過發表了署名單仁平的評論文章《「文革」已被徹底否定》。文章強調中國社會看待文革的「共識遠遠大於分歧」,文革絕對不會重演,總體論調與人民日報的文章一致。在談到網民對於文革的討論時,作者稱「網上出現了一些不正確的觀點,也不足為怪。這些聲音雖然有的調門不算低,但它脫離了中國人的現實關切,終究掀不起大浪。 」
不過除了這兩大官媒之外,其他中國媒體幾乎沒有見到任何自主撰稿的有關文革的評論,至多也是轉載上述兩篇文章。
兩大官媒的文革評論在周一午夜「姍姍來遲」,而網民對於文革的討論早在50周年紀念日當天甚至更早就已經展開。在"自由微博"上列出的被屏蔽的帖子中,"徐昕"說:"當下中國,必須警惕文革重來。"-
電影是記錄和重新詮釋歷史的一種方式。而以文革為題材的華語電影卻為數不多。以下這些經典電影中,您看過幾部?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Cannes Film Festival影片根據古華所著同名小說改編,於1986年上映,反映中國建國以來多次政治運動中小人物的悲歡離合。2009年,網易將這部影片稱作「反思文化大革命傷痛的高峰力作」,並指出:「從很大程度上可以說,謝晉導演用真正藝術家的高度自省責任感拍攝完成的該片,其對文革悲劇進行人性反思和批判的力度是時至今日的中國電影中最為尖銳犀利的!」
圖片來源: Shanghai Film Studios該片改編自李碧華的同名小說,由陳凱歌執導,張國榮、鞏俐領銜主演。1993年,《紐約時報》就《霸王別姬》評論指出:「每一部反映文化大革命的影片,不論多客觀,都在提醒傷痕纍纍的中國人:轟轟烈烈的政治運動是共產黨領導下的一種生活方式,迄今仍沒有健全的法律系統、沒有基本的民主和人權來預防這些破壞性的力量再次重現。」當年,該片榮獲法國戛納電影節的金棕櫚大獎,成為首部獲此殊榮的中國影片,另獲美國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獎等多項國際大獎。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Mary Evans Picture Library讀者對余華的同名長篇小說應該並不陌生。這部1994年出品、由張藝謀執導的劇情片以中國內戰和新中國成立後歷次政治運動為背景,講述了由葛優和鞏俐飾演的福貴一家的坎坷遭遇。在歷史的大背景下,影片中的重要章節——文革尤其讓人印象深刻。《活著》曾榮獲第4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委會大獎。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Mary Evans Picture Library影片的名字和文革相關的」灰暗和壓抑「恰恰相反。確實,這部1993年出品、姜文執導的影片雖然以文革為背景,但是全片除了紅旗飄揚和標語遍地的鏡頭外,基本沒有特別明顯表現文革的畫面。南方周末曾評價寫道:」不同於其他表達創傷的電影,至少在表面上看,無論是文革那真切的疼痛瞬間抑或傷感的傾訴,這部作品均不直接去觸摸;取而代之,電影聲嘶力竭地渲染著另一種氛圍——略帶詭異,卻是不可否認的光芒四射。」
圖片來源: SIFF影片改編自旅法華人導演戴思傑同名暢銷書,講述了70年代知青的故事。由陳坤和劉燁飾演的一對好朋友在下鄉期間得知,被稱為「人民公敵」的四眼先生私藏大批禁書,包括雨果和巴爾扎克等人的名作。後來兩人不約而同地愛上了周訊飾演的小裁縫。三人對巴爾扎克的作品都非常著迷。因為該片的投資方為法方,所以2002年代表法國片入選了金球獎。
圖片來源: Empire Pictures2005年,由關錦鵬執導、鄭秀文和吳彥祖主演的《長恨歌》入圍威尼斯影展,但在參賽前,據網易和搜狐等中國媒體報導,該片因內容涉及文革,內地電影部門對此相當緊張,要求導演關錦鵬就個別敏感劇情作出刪剪,否則影片不準遠赴威尼斯參展。「人民網」隨後則稱:涉及「文革」敏感劇情的《長恨歌》已經通過電影局審查,並未像傳言般遭到刪減。
圖片來源: Imago/Unimedia Images由張藝謀執導的這部文藝影片根據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文革時期純真而受壓抑的愛情。影片於2010年9月在中國大陸上映,取得1.6億票房,打破當時大陸文藝片票房紀錄。《山楂樹之戀》曾獲得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故事片將,並入圍2011年柏林電影節的新世代單元(Generation)。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ANN/China Daily這又是一部張藝謀執導的涉及文革題材的影片,改編自嚴歌苓的小說《陸犯焉識》。」鳳凰網」2014年在解析這部影片的文章《失憶,文革最大的後遺症》中指出:「那一些張藝謀的同齡人,那些文革的親歷者,想必會在這部電影裡看到自己,順便也看一看那個不易覺察的張藝謀。他們會看到在這場史無前例的浩劫中,倖存下來的女人,其實都是嚴格意義上的寡婦。」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Cannes Film Festival
香港《明報》發表題為"文革50年,中共左右為難"的社論,認為"拒絕深度反思,更遑論清算,令文革大浩劫留下的歷史傷痕,半個世紀也未能撫平","左右之爭,此起彼伏"。
有關文革中暴力事件的討論總體受到壓制。美聯社評述說,在日益資本化的社會中,如今,年輕的中國人集中精力在自己的利益上。教科書對這一歷史篇章僅有最簡化的記述。不過,也有一些當年的"紅衛兵"如今站出來為自己的行為道歉。
德新社說,中國當代史的最黑暗篇章之一至今仍是禁忌話題。3600萬人受到直接的政治迫害。據估計,文革導致150萬-180萬人死亡。
使用我們的App,閱讀文章更方便!給yingyong@dingyue.info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得到軟體和相關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