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截至2月1日24時,根據中國官方公佈的數據,中國境內確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人數已經升至14380例,另有近2萬例疑似病例,死亡人數高達304人,另外也有300多人治癒出院。
與此同時,在菲律賓也出現了境外首個因新冠病毒而死亡的病例。據悉病逝者為44歲中國籍男子,來自武漢。菲律賓政府宣佈,暫時禁止所有來自中國大陸和香港、澳門的遊客入境,菲律賓公民和永久居民除外。目前在中國境外有100多例確診病例,其中人數較多的包括泰國(19例)、日本(20例)、新加坡(18例)、韓國(15例)和澳洲(12例)。
德國境內確診感染新冠病毒的人數已經升至10人。最新被確診的33歲男子和另外6名感染者一樣,都是巴伐利亞州汽車零件制造商Webasto的公司員工。此外周六還報告了一例德國籍遊客在西班牙被確診的病例。此人目前已經在加那利群島當地一家醫院接受隔離治療。他此前在德國曾與一名被感染者有過密切接觸。
德國政府撤僑的飛機周六下午降落在法蘭克福機場。在從武漢地區接回的124人當中,有102名德國公民。在機場接受醫學檢查後,有11人被送往法蘭克福大學診所--其中有一名女性患者開始被懷疑感染新冠病毒,但後來沒有確診。據衞生部門稱,另外10人被送醫是因為"跟新冠病毒及類似疾病沒有關聯"的症狀。
與此同時,在送往萊茵蘭-普法爾茨州一個德國空軍基地進行隔離觀察的人員當中,有2人被確診感染新冠病毒。他們被送往醫院隔離治療。如果算上在西班牙被確診的德國遊客,則一共有11名德國人感染新冠病毒。
各國政府和企業採取緊急預防措施
伊朗政府周六也宣佈,鑑於新冠病毒蔓延迅速,暫停所有往返中國的飛機。目前伊朗尚未發現任何感染病例。但是鑑於世界衞生組織已經將新冠病毒定義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衞生事件",伊朗政府表示有必要採取謹慎的預防措施。
衣索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機場的檢疫監控人員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L. Dray 非洲目前也尚未發現任何感染新冠病毒的疫情,但是由於該地區衞生系統薄弱,不少非洲國家都在世衛組織的幫助下開始進行應對疫情傳入非洲的準備。
美國科技業巨頭蘋果公司日前也宣佈,由於新冠病毒疫情嚴重,暫時關閉其位於中國大陸的所有門店和分支機構。停業期限暫定至2月9日。蘋果公司還在聲明中指出,中國用戶仍可繼續在網點繼續購買蘋果產品。
北京已經開始採取措施,應對疫情對經濟造成的負面影響。據法新社報導,面對迅速擴散的新冠病毒疫情,中國人民銀行周日宣佈,"為維護疫情防控特殊時期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和貨幣市場平穩運行",2月3日將開展1.2兆元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投放資金,確保流動性充足供應,銀行體系整體流動性比去年同期多9000億元。
雨涵(綜合報導)
世界衞生組織WHO已經正式將武漢肺炎疫情定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衞生事件」,在過去10年中,世衛組織5次將疫情列為這個級別。
圖片來源: AP2020年1月30日,世衛組織將新冠病毒疫情定義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衞生事件。WHO總幹事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表示,此舉不是對中國投下不信任票,而是為了防止這種病毒傳播到醫療體系較弱的國家。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X. Chu據估計,始於墨西哥韋拉克魯斯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也被稱為豬流感)導致逾28.4萬人死亡。比最初估計的數字1.85萬人左右高了15倍還多。不過,根據醫學權威雜誌《柳葉刀—傳染病》表示,實際死亡人數可能高達57.9萬人。病毒在全球擴散,美國、加拿大、芬蘭、泰國、中國等都發現了感染病人。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2013年至2016年期間,埃博拉病毒(也稱伊波拉病毒,Ebola)的病毒在塞拉利昂、幾內亞和利比裡亞導致至少1.1萬人死亡。《傳染病學期刊》在2018年發表的一項研究估計,此次疫情給三國造成的損失高達530億美元(約合480億歐元)。
圖片來源: Reuters脊髓灰質炎,又稱小兒麻痺症是一種病毒引起的傳染性很強的疾病。2014年,巴基斯坦因為未能確保小兒麻痺疫苗的普及,導致小兒麻痺症疫情嚴重。為兒童注射疫苗的活動在各國開展了多年後,這種致癱病毒死灰復燃。世界衞生組織將其列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衞生事件」。警告包含了巴基斯坦、敘利亞和喀麥隆,當時,全世界報告的417例病例中,巴基斯坦佔了五分之一以上。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ZUMA Press/M. Achakzai2016年,世衛組織將寨卡病毒列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第一個病例2015年在巴西被確診,該病蔓延到60個國家。大約2300名新生兒感染這種病,患上「小頭症」(microcepaly),出現發育畸形。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A. Lacerda2019年7月,世衛組織第4次就剛果暴發埃博拉疫情會議後,將其列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衞生事件」。截至2020年1月14日,世衛組織已在剛果民主共和國確認了3406例埃博拉病例。世界衞生組織估計,埃博拉給剛果帶來大約10億美元的損失。
圖片來源: Reuters/B. Ratner根據世衛組織官方網站,滿足這三個標準的疫情會被定義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衞生事件」:嚴重、突然、不尋常、意外;對公共衞生的影響很可能超出受影響國國界;可能需要立即採取國際行動。
圖片來源: 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