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新德里外交部國務秘書米斯裡(Vikram Misri)周三(4月23日)譴責巴基斯坦支持恐怖主義。他表示,在巴基斯坦可信、徹底放棄對跨境恐怖主義的支持前,印巴之間的《印度河水協議》將暫停實施。此前,伊斯蘭堡政府否認與克什米爾恐襲事件有任何牽連。
《印度河水協議》於1960年在世界銀行的牽頭下達成,規定對印度河及其支流水資源的使用權。印度河是巴基斯坦最重要的河流。它源自中國的西藏地區,流經克什米爾後穿過巴基斯坦,最終注入阿拉伯海。如果印巴僵局得不到解決,理論上印度能夠掐斷流向巴基斯坦的水源。
周四,印度外交部再加碼:撤銷所有向巴基斯坦公民發放的簽證,巴基斯坦公民需要立即離境;同時呼籲印度停留在巴基斯坦的公民盡早返回。
印度還表示,將在5月1日起減少駐巴基斯坦高級專員公署的工作人員數量,同時要求巴基斯坦將其駐新德里外交官人數從55人削減至30人。
巴基斯坦迅即稱印度的舉動「不負責任」,宣佈取消對印度公民的簽證,暫停包括通過第三國的所有對印貿易,關閉領空,禁止印度飛機飛行通過。
伊斯蘭堡政府周四還警告道,印度如果試圖阻斷或改道兩國之間的水流,將被視為「戰爭行為」。
印度河全長3180公里,是巴基斯坦境內重要的河流圖片來源: IMAGO/Newscom World 克什米爾周二發生嚴重恐襲:26人喪生
印巴最新一輪關係緊張是由本周二發生的襲擊事件引發,這次嚴重流血事件的地點在印控區的克什米爾旅遊勝地帕哈甘姆。襲擊者殺害了25名印度人和1名尼泊爾人,另有近20人受傷,大多數為印度公民。
事件發生後,莫迪政府下令關閉通往巴基斯坦的主要邊境口岸。
在印度各地,來自克什米爾地區的學生表示遭遇了威脅和恐嚇。克什米爾學生聯合會代表庫哈米表示,在多個印度地區,克什米爾學生被要求搬出他們的租住房或學生宿舍。在一些地方,克什米爾學生被稱作「恐怖分子」。
這起針對遊客的血腥襲擊在印度引發極大震驚。印度國防部長辛格(Rajnath Singh)承諾迅速回應。他在新德里的一次演講中表示:「那些對此次暴行負責的人,很快就會聽到我們明確的回應。」印度當局不僅會追捕襲擊者,也會抓住背後的主謀。
恐襲發生後莫迪召集內閣安全委員會會議圖片來源: DPR PMO/ANI 武裝組織「抵抗陣線」宣稱負責
名為「抵抗陣線」(TRF)的激進組織在社媒上宣佈對此次克什米爾恐襲負責。印度當局認定該組織為恐怖組織,並稱其與駐巴基斯坦的激進組織「虔誠軍」(Lashkar-e-Taiba)有關聯。
1947年印度與巴基斯坦宣佈獨立並分治,位於北部喜馬拉雅山區的的克什米爾此後一直處於分裂狀態,兩國都聲稱對該地區擁有完全主權,為此已爆發過兩次戰爭。
克什米爾的居民大多數為穆斯林,在印度克什米爾,約70%是穆斯林,其餘為印度教徒、錫克教徒和佛教徒。2019年,莫迪政府取消克什米爾的自治地位,將該地區劃分為印度的兩個聯邦直轄區。
2023年12月,印度最高法院做出支持中央政府取消克什米爾自治權的裁決。數十年來,克什米爾極端反叛組織不斷製造騷亂及恐慌事件。他們的目標是爭取克什米爾獨立或並入巴基斯坦版圖。
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爾地區持續發生衝突。這一局勢不穩定的喜馬拉雅地區已經歷近三十年的武裝叛亂。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D. Yasin莫迪領導的新德里政府8月5日向國會提出動議,要求廢除查謨和克什米爾邦的自治特權。在此之前,這兩個地區的政治人物就已經遭到軟禁,網路和電話通訊都被切斷。這被看作是近70年來,印度政府在改變地區特殊地位的問題上改採取的最為激烈的手段。伊斯蘭堡隨後宣佈,將驅逐印度大使,並中止與印度的貿易。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A. Majeed在印巴圍繞克什米爾的爭端顯著升級後,兩國外長在一周內先後訪華。巴基斯坦外長庫雷先期趕到北京,希望在克什米爾問題上得到中方的支持。印度外長蘇傑生也於8月11日開始訪華,他在中南海得到中國國家副主席王岐山的接見。
2月27日,巴基斯坦軍方稱,在有爭議的克什米爾地區擊落兩架印度戰鬥機。巴軍方一名發言人稱,這兩架印度戰機師在進入巴基斯坦領空後被擊落的。這是這兩個核國家首次相互發動空襲。
圖片來源: Reuters/D. Ismail巴基斯坦軍方發布了這張照片,上面顯示此前一天印度戰機對巴境內目標發動空襲,這是兩國1971年戰爭以來的首次。印度則稱,該空襲是對新近印度駐查謨和克什米爾軍隊遭自殺式襲擊的回應。巴方稱,印度戰機對巴境內的空襲並未造成傷亡。
圖片來源: AFP/ISPR2月14日,至少41名印度准軍事力量成員在印控克什米爾首府附近的一次自殺式炸彈襲擊中喪生。位於巴基斯坦境內的伊斯蘭極端組織「穆哈默德軍」宣稱對此負責。這是自1989年克什米爾地區發生叛亂以來,對印度安全力量最嚴重的襲擊。雙方緊張關係加劇,並引發對這兩個國家可能發生武裝衝突的擔憂。
圖片來源: IANS自1989年以來,穆斯林叛亂分子在印控克什米爾地區與印度安全力量作戰。該地區有1200萬人口,其中七成是穆斯林。自1947年度立以來,印巴之間的三次戰爭中有兩次是圍繞克什米爾。雙方均宣稱對整個克什米爾擁有主權,但都實際控制部分地區。
2016年10月,印度安全力量對克什米爾武裝反叛力量發動攻勢,包圍蘇平(Shopian)地區至少20個村莊。新德里指責伊斯蘭堡支持越過印巴「控制線」襲擊印度准軍事力量的武裝分子。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AP Photo/C. Anand2016年7月,一名年輕的分離主義領袖布爾汗‧瓦尼(Burhan Wani)遇害後,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的安全局勢惡化。從那之後,反對印度控制的抗議以及分離主義者與安全力量之間的衝突已導致數百人喪生。
圖片來源: Reuters/D. Ismail2016年9月,伊斯蘭武裝分子在印控克什米爾殺死至少17名印度士兵,另有30名印度士兵受傷。印度軍方稱,反叛力量從巴基斯坦滲透入印控克什米爾,初步調查顯示武裝分子屬於巴境內的「穆罕默德軍」,後者已在克什米爾活躍了十年有餘。
圖片來源: UNI顯示印度安全力量侵犯人權的影片流傳開後,印度當局禁止了克什米爾的多個社群網站網站。其中一則影片顯示一名克什米爾抗議者被印度一輛軍車當作人肉盾牌,影片在社群網站上引發憤怒浪潮。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支持克什米爾獨立者希望巴基斯坦和印度能讓克什米爾人自己決定未來。查謨與克什米爾自由陣線主席吉拉尼(Toqeer Gilani)向德國之聲表示:「是時候讓印巴宣佈撤軍時間表並舉行國際監督下的公投了。」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J. Singh但大多數克什米爾問題觀察家認為,這在近期內不會發生。他們表示,儘管印度嚴格執行以克什米爾的武裝分子和分離分子為目標的戰略,並部分取得成效,但新德里遲早需要對這場危機找到政治解決途徑。他們說,克什米爾想要分離,沒有機會。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T. Mustafa (綜合報導)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