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日中首腦會晤:岸田文雄對地區安全「嚴正關切」

2022年11月17日

11月17日,中國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曼谷舉行了面對面的會談,這是三年以來,兩國舉行的第一次首腦會晤。會談當天,北韓又進行了一次短程導彈試驗。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1月17日下午在泰國曼谷舉行會談。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1月17日下午在泰國曼谷舉行會談。圖片來源: Jiji Press/AFP/Getty Images

(德國之聲中文網)首腦會晤開始前夕,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表示,中日兩國都對地區安全與和平富有責任,因此他希望能同習近平開展"開誠布公"的對話

本周一,參加峇里島G20峰會的中美兩國領導人就緩解兩國緊張關係舉行了會晤。日本共同社報導稱,岸田有意以首腦會談為契機,促進重振因新冠疫情和美中爭霸而陷入停滯的日中關係。能否緩和緊張局勢並實現自己倡導的"構建具有建設性的日中關係"成為今後的焦點。

岸田文雄在曼谷對記者表示"中日兩國間有很多機遇,但同樣也面臨著諸多挑戰和憂慮。我必須要說的是,我會敦促中國做個負責任的國家,另一方面,中日也必須在可能的領域內開展合作。"

首腦會晤開始前夕,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這是兩位領導人首次正式會晤,具有重要意義。雙方屆時將就中日關係和共同關心的國際地區問題交換意見。中日互為近鄰,同為地區重要國家。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雙方應順應潮流大勢,堅持和平友好,深化互利合作,妥善管控分歧,共同致力於構建契合新時代要求的中日關係。"

受歷史和領土爭議的影響,中日關係摩擦不斷。圖為爭議焦點之一的釣魚島(日方稱為尖閣群島)。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 dpa


長期以來,受歷史原因以及領土爭端影響,中日兩國間摩擦不斷。今年八月,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訪台之後,中國隨即發起大規模軍演,據稱有彈道導彈落入日本經濟水域,雙邊關係由此進一步惡化。

過去幾年當中,中國不斷對台灣施壓,快速擴張軍備,並以強勢姿態對待亞洲其他鄰國,令日本極為不安。2019年日本的國防白皮書中,已經將中國列為日本的主要對手。
本周四(11月17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曼谷舉行會晤。共同社報導稱,雙方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為契機,就面向關係穩定化而攜手合作達成了一致。岸田要求日中作為大國共同對國際社會和平與繁榮負有重要責任。岸田還表示,希望與習近平一起發展雙邊關係。

在談到尖閣諸島(中國稱釣魚島)和台灣問題時,岸田表達了關切,再次指出了「台灣海峽和平穩定的重要性」。

岸田指出「日中關係存在各種各樣的合作可能性,同時也直面眾多課題與懸而未決問題」。他還強調雙方努力加速構建具有建設性且穩定的關係很重要。他也向習近平轉達了日本政府在人權問題以及中國拘押日本人問題上的立場。

日中首腦會談結束後,有媒體向岸田文雄詢問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尖閣諸島(中國稱釣魚島)和台灣問題做出何種回應。岸田回應稱:「由我講述對方如何回應在國際會議的場合是違反規矩的。」他還說:「侵略烏克蘭一事是我提起的。詳細對話不便透露。」

中國外交部發表的新聞稿中指出,習近平在會談中表示,中方願同日方一道,從戰略高度把握好兩國關係大方向,構建契合新時代要求的中日關係。習近平強調,雙方應該以誠相待、以信相交,恪守中日四個政治文件原則,總結汲取歷史經驗,客觀理性看待彼此發展,將「互為合作夥伴、互不構成威脅」的政治共識體現到政策中去。歷史、台灣等重大原則問題涉及兩國關係政治基礎和基本信義,必須重信守諾、妥善處之。中國不干涉別國內政,也不接受任何人以任何藉口干涉中國內政。

習近平說,在海洋和領土爭端問題上,要恪守已經達成的原則共識,拿出政治智慧和擔當妥善管控分歧。「兩國應該著眼各自長遠利益和地區共同利益,堅持戰略自主、睦鄰善鄰,抵制衝突對抗,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推進區域一體化進程,共同把亞洲發展好、建設好,應對全球性挑戰。」

中國外交部對外通報稱,中日雙方就穩定和發展雙邊關係達成五點共識:中日關係的重要性沒有變,也不會變;盡早舉行新一輪中日經濟高層對話;積極評價今年紀念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系列活動;盡早開通防務部門海空聯絡機制直通電話;共同肩負維護國際地區和平與繁榮的責任,加強國際地區事務協調合作,努力應對全球性挑戰。

中日首腦會晤開始前數小時,北韓又進行了一次導彈試驗。岸田文雄表示:"在北韓問題上,我表達了對中國扮演積極角色的期望。"

上一次,中日首腦間的直接會談在2019年12月舉行,當時中國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在北京會晤了時任日本首相的安倍晉三。

(美聯社,路透社,法新社,共同社)

© 2022年 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