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下院通過促進愛國主義教育法案
2006年11月16日這個法案要求教師們向學生灌輸「尊重傳統和文化,熱愛民族和祖國」的思想。由於反對黨的杯葛,日本下院是經由一個多數表決程序才讓這個法案獲得通過的。執政黨自民黨在議會裡佔有多數。
這個法案應該也能夠在上院獲得通過,因為在那裡,執黨自民黨同樣握有多數,儘管優勢比較薄弱。安倍晉三表示,要在12月15日議會休會期之前在上院投票通過這個法案。
安倍晉三9月上台後,把教育改革視為立法的一個重大任務。這位日本第一個戰後出生的首相在大選前對記者曾經這樣說過:「給教育灌注新的生命是我任期內最重要的任務。」同時他立志要破除二戰戰敗產生的一些禁區。
自民黨陣營裡的批評聲說,愛國主義教育埋有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帝國主義日本的陰影,那時,日本人把天皇視為半個上帝。
反對黨說,政府在教育方面聚錯了焦。他們認為,最重要的是採取措施抑止暴力在大學生中引起的自殺浪潮。反對黨的議會領袖輿石東(Azuma Koshiishi):「我們要作出一切努力不讓這個法案獲得通過。」
政府首席發言人、外務副大臣塩崎恭久(Yasuhisa Shiozaki)對反對黨的封鎖提出了批評,他說:「議會民主的原則就是討論。我希望他們挺身而出,參加討論。」他還說:「我們希望這個法案能夠盡快獲得通過,這樣我們在給日本教育注入新的生命力方面向前邁進。」
進入21世紀前後以來,日本在戰後避免提愛國主義這種謹慎態度出現了明顯的「寬松」跡象,不再那麼謹慎了。1999年,日本政府確認「君之代」為日本國歌,並對歌詞作出官方解釋,同時正式確認太陽旗為國家標誌。「君之代」這首歌是以歌頌天皇為主調的。
對這個揭開日本戰後第一次教育改革序幕的法律,日本報刊反映不一。朝日新聞在社論中說:「假如『愛國主義』要由法律來激發,這會引導學校教育強迫學生去熱愛國家。這是我們所擔憂的。」
日本銷量最大的中右報紙讀賣新聞則認為,最大的反對黨日本民主黨對表決該法案的杯葛,是「基於政治需要的。「」假如民主黨真的認為暴力引起的自殺浪潮會得到這個法律的激勵,它就應該邀請執政黨來討論怎麼修改(而不是沉默地拒絕)。」
今天,中國媒體突出報導中日外長就共同研究歷史達成一致的消息。對日本眾議院通過愛國主義教育的法案還沒有給予重視。當然了,愛國主義本身是無可厚非的,就要看這個愛國主義的具體內容了。單純說愛國主義教育,中國和韓國等也許不會反對,也無從反對,但如果這牽涉到那些被認為有問題的教科書,牽涉到靖國神社,如果把一些戰犯作為民族英雄來宣傳,或至少不予指責,那自然很容易成為新的導火線的。這些「細節」現在在一個法案中自然不會顯示出來,估計中韓會採取緊密觀察的姿態。
德國之聲版權所有
http://www.dw-world.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