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日本將在今年批准京都議定書

2002年1月18日

日本在北京召開的歐亞論壇第一次環境部長會議上,出乎意料地宣佈,將在6月底前,批准京都議定書。出席這次論壇的15個歐洲和10個亞洲國家的部長們,在共同聲明中表示,將擴大在環境保護領域的合作。

日本交通塞車情形圖片來源: AP

與會代表認為,氣候變遷是當今世界上最嚴重的問題之一,它們呼籲盡快批准京都議定書。歐洲聯盟也聲稱,將在6月前完成國會批准的程序,如果俄羅斯和申請加入歐盟的國家,也批准這個條約的話,將有足夠的工業國家批准京都議定書。

在8月底南非約翰內斯堡舉行環境高峰會的時候,京都議定書將可以正式施行。

出席這次會議的德國環境部國務秘書阿特曼說,「這次會議主要是關於如何繼續發展歐洲和亞洲國家的關係,然後是具體討論今年秋天在約翰內斯堡的環境高峰會,這次會議談到京都議定書,生態多樣性和沙漠形成的問題。」

德國歡迎日本允諾批准京都議定書。阿特曼表示,日本允諾在今年中期前批准京都議定書,這是一項成就,這是令人驚訝的,因為日本以前是屬於只願意和美國一道簽署這項條約的國家,所以在美國退出京都議定書後,日本自然的成為立場搖擺不定的可以爭取的國家。

實施京都議定書的條件是,根據1990年的基礎,排放全球55%溫室氣體的55個國家,必須批准這個條約。


美國仍可在數年後加入京都協定

在歐亞論壇中,亞洲和歐洲的與會國家,對京都議定書達成共識。對美國來說,這是一條重要的訊息。美國已經宣佈推出京都議定書,但是美國仍可以在2005年開始京都議定書第二階段的談判時,再度加入。

阿特曼並且表示,中國是一個重要的夥伴國,因為中國的高經濟成長,也帶來許多壞保問題,中國對此有了新的認識,只有新的科技才能解決環保問題。

1996年成立的歐亞論壇,佔有世界40%的人口以及全球國民生產總值的一半。出席這次論壇的國家除了15個歐盟國家和歐盟委員會,與會的亞洲國家有中國、日本、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和越南等國。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