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防衛白皮書再示警中國挑戰 菲律賓加強與台灣合作
2025年7月16日
(德國之聲中文網)日本防衛大臣中谷元週二(7月15日)在內閣會議發佈防衛白皮書,內文一開頭便提到中國,指中國軍費快速增加、軍事力量「廣泛而快速增強」,在尖閣諸島(中國稱釣魚島)及東海和太平洋各地區的活動日益頻繁。
根據《南華早報》報導,這是日本連續第三年將中國稱為前所未有的「最大戰略挑戰」。
此外,防衛白皮書中也指出,中國在台灣週邊的軍事活動日益加劇、頻繁舉行軍事演習,「中國透過在台灣週邊的一系列活動,試圖讓中國軍隊的常態化活動成為既成事實,同時也試圖提高實戰能力」,並指台海兩岸之間的軍事平衡正在朝著「有利於中國的方向快速發展」。
日本官方評估認為,北京欲藉由「灰色地帶」行動,展開軍事活動來實現統一台灣,引起高度警惕。「一般認為,軍事威懾、封鎖等手段是中國目前針對台灣的主要選項。中國要封鎖台灣時,可能會讓海警打頭陣,在灰色地帶進行封鎖。」
日本多次對可能捲入兩岸衝突表示憂慮。此前,日方宣佈將在距離台灣約110公里的與那國島建造防空洞。
隨著北京近年來持續在東亞地區投射軍力,中日之間的緊張關係也持續加劇。週二的報告指出,日本週邊發生的一系列事件,包括去年8月中國軍機侵犯日本領空,「可能嚴重影響日本安全」。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週二在例行記者會上回應,稱日本對中國抱持錯誤認知,「無理干涉中國內政,炒作所謂『中國威脅』」林劍也重申北京一。貫說法,稱台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如何解決台灣問題是中國人自己的事」。
除了兩岸潛在衝突外,日本防衛白皮書中也提及北韓核武和飛彈發展、俄羅斯在印太的軍事動向,以及中俄戰略合作對東京造成的威脅。
面對當前的國際局勢,該份報告指出,截至今年4月為止,日本已撥款9.9兆日圓,相當於日本國內生產毛額(GDP)的1.8%用於國防開支;2022年,日本宣佈了一項五年計劃,欲在2027年將防衛支出提高到2%。
自今年初美國總統川普上任以來,美方不斷呼籲盟友提高國防支出。美國防長赫格塞斯(Peter Hegseth)今年5月就曾要求亞洲盟友效仿西方國家,將國防開支目標定為GDP的5%。
印太國家專注北京軍擴
鑑於解放軍持續在東海、台海及南海等水域擴大行動,中國與週邊國家的關係也更加緊張,尤其與菲律賓在過去幾年以來,多次因南海爭議水域發生衝突。
《華盛頓郵報》14日報導稱,菲律賓近年來悄悄與台灣合作對抗中國,強化與台灣官方及非官方的互動。
一名不具名的菲律賓政府人士透露,菲律賓總統小馬科斯(Ferdinand Marcos Jr)推出減少台菲交流限制的新政策,雙邊的安全合作比公開披露的還「更進一步」。
報導稱,此舉顯示菲方在台灣議題上的態度正發生重大轉變,一旦台海真的爆發衝突,菲律賓作為美國的盟友,可能扮演更積極的角色。
菲律賓防長特奧多羅(Gilbert Teodoro)接受《華郵》採訪時指出:「如果說台灣的安全不會影響到我們,無疑是掩耳盜鈴。」
此外,澳洲與美國自上週日開始也在昆士蘭展開大規模聯合軍演「護身軍刀」(Talisman Sabre),共有來自日本、韓國、印度、英國、法國和加拿大等19個國家、近4萬名士兵參加。
澳洲防長康羅伊(Pat Conroy)受訪時表示,「這19個希望在區域內共同行動的國家、盟友與夥伴會給中國傳達怎樣的訊息,我留給中國自行解讀」,但他強調參與軍演的國家追求的共同願景是「和平、穩定、開放、自由的印太地區」。
與此同時,澳洲總理阿爾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週二(15日)在北京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會晤。據彭博社報導,阿爾巴尼斯提及台灣問題時,重申澳洲支持維持現狀,並反對台灣獨立,承認一個中國政策。
阿爾巴尼斯的說法也凸顯了康羅伊此前的表態。《金融時報》上週六(12日)報導稱,美國國防部要求日本和澳洲應針對「中美若因台灣發生戰爭」,兩國將扮演什麼角色表態。當時康羅伊回應稱,「國家主權是澳洲的優先選項」,因此不會事先決定在衝突發生時是否出兵,而是會交由衝突發生時的澳洲政府來決定。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