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普丁出訪中國,石油外交為核心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br>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4年10月14日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星期四在北京會見了來訪的俄羅斯總統普丁。會談的主要題目是雙邊關係,北韓核危機,伊拉克及阿富汗問題和輸油管道的修建。而輸油管道問題也許會給普丁為期三天的訪問帶來陰影。以下是德國之聲評論。

普丁在京圖片來源: AP

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使它對能源的需求也急劇增加。僅在過去十年中,中國的石油需求量就翻了一倍。由於中國自身石油產量增長緩慢,而且中國也缺少大型油田,因此中國不得不大量進口石油。中國需要石油和天然氣,而俄羅斯是石油與天然氣最大的出口國之一,並且作為中國的鄰國也有著地理上的優勢,雙方在這個領域內的合作應該說不成問題。但俄羅斯卻對中國要求合作的願望遲遲不能做出答覆,其原因是什麼呢?

俄羅斯在好幾年前就答應修建一條新的西伯利亞-亞洲輸油管道。這有兩種選擇:一個方案是修建由西伯利亞的安加爾斯克通到中國大慶的2400公里長的管道;另一個方案是由西伯利亞的泰舍特通往俄羅斯在日本海的港口城市納霍德卡。這條線路的優點是,石油可以由這裡運往日本,韓國,甚至美國的西海岸,但缺點是線路太長,幾乎是另一條線路的一倍,因此造價太高。通往大慶的管道雖然造價低,但只能給中國供油。這樣,中國就在油價上處在有利的位置而可以大幅度殺價。

俄羅斯政府和石油康采恩的領導人目前對到底修建哪一條輸油管道的意見十分不統一。而尤科斯事件給「中國線路」潑了冷水,因為霍多科夫斯基是修建這條管道的熱門人選。

俄羅斯方面猶豫不定的主要原因是政府機構中不同團體以及各石油大亨之間的利益不能統一。這些團體和大亨都想利用輸油管道獲利。另外到底哪條線路能夠給俄羅斯經濟帶來更大的好處,並且俄羅斯油田是否有能力提供額外的石油等也是考慮的因素。外交及安全方面的原因使這一問題更加複雜化:如果修建中國線路,則會使本來就複雜的俄羅斯-日本關係更加趨於冷淡。但另一方面,俄羅斯的一些人把將成為世界大國的中國看作是潛在的競爭對手。現在西伯利亞的許多俄羅斯居民就已經在抱怨那裡的中國人太多了。

在俄羅斯政府官員與石油大亨猶豫不決之時,中國已採取行動:幾周前,中國和哈薩克斯坦簽訂了修建輸油管道的合同。俄羅斯的石油也可以通過這條管道輸往中國。俄羅斯能源及工業部長解釋說,俄羅斯是否會用這條管道為中國輸油,要看具體條件而定。

修建哪條輸油管道的決定將表明俄羅斯總統普丁是否有能力平衡各利益集團的關係,並將此與他的外交路線相協調。也許他的北京之行會使問題明朗化。但時間不等人:修建輸油管道並使管道能夠使俄羅斯獲得切實的經濟利益是件需要很長時間的事情。

(曼脫伊費爾)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