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普羅迪訪華 歐中關係走向新紀元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4年4月16日

應中國政府的邀請,歐盟歐洲委員會主席普羅迪於4月13日至16日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這是歐洲委員會主席第三次訪華。普羅迪在北京分別同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和國家主席胡錦濤舉行了會晤。除貿易和發展合作外,雙方還就對華武器禁運,人權和移民遣返等問題交換了意見。

普羅迪本次訪華雖然未和中國方面簽訂新協議或者開啟新的對話,但是使雙方的合作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密切程度圖片來源: AP

這是普羅迪第一次作為歐洲委員會主席訪問中國。他和溫家寶的會面則是兩人在過去六個月內的第二次會晤。雙方就共同關心的歐中貿易,發展合作等重要問題交換了意見。會談還涉及到一些具體項目,包括歐中焦炭貿易,計劃簽訂歐中遣返協議等。

在同胡錦濤的會談中,雙方還介紹了近來各自的發展情況,普羅迪談到了歐盟東擴和制憲,胡錦濤則闡述了西部開發,振興東北及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政策。伊拉克局勢也是雙方關心的話題之一。歐洲委員會駐華代表團新聞官員靜安介紹說,胡錦濤提到了希望歐盟解除對華武器禁運的問題。

「普羅迪重申了歐盟對此的立場,歐盟目前仍在考慮這一問題,但近期內還不會做出決定。」普羅迪謹慎地表示,「如果中國在改善人權方面取得進展,將對改變歐洲國家民眾對此問題的看法很有幫助。」

歐盟是在89年六四事件後開始實施對華武器禁運的。近來中國政府一再提出這一做法已不合時宜,德國和法國領導人均表示主張取消禁運,以促進中國和歐盟間的貿易交往。而美國和英國則持反對立場。

靜安女士說:「人權問題並不是解除武器禁運的先決條件。歐盟不會提出具體的標準和條件,以免造成為了達到解禁目的,集中改善某些方面而忽視其他方面的狀況,歐盟希望看到中國人權狀況的全面改善,保護人權應成為中國政府的長期政策。」

普羅迪和溫家寶還就中國前往歐盟的偷渡者問題進行了討論,歐盟建議雙方加強移民問題的交流,簽訂非法移民遣返協議,溫家寶表示希望在5月6日到訪布魯塞爾時能帶去新的建議,以供商討。在同胡錦濤會晤時,普羅迪表示,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歐盟能夠成為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胡錦濤則表示,希望中國和歐盟不僅僅是貿易夥伴,因為雙方在地區穩定與和平,經濟發展等諸多方面有著共同的目標。普羅迪認為,與中國領導人的會談非常成功。

靜安女士說:「這是中國政府在歐中領導人峰會的範圍之外首次邀請歐洲委員會主席訪華,是一次雙方面對面交流的機會。雖然普羅迪本次訪華沒有簽訂協議或開啟新的對話,但鞏固業已存在的關係也需要長期的努力。雙方都認為,歐盟與中國的合作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密切程度。」

本周四,普羅迪在結束對北京的訪問後,前往上海,同上海市長韓正會面,討論經濟合作,他還將訪問中歐國際工商管理學院,並做一個關於歐中經濟關係的演講。

(葉宣)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