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普選爭議與政治鴻溝

2014年9月26日

香港爭取「真普選」抗議潮引起了德媒關注。《新蘇黎世報》指出,爭取更多民主和反對北京政治影響的抗爭反映了一種不信任情緒。《每日鏡報》文章這樣形容要求真普選的港民:「他們懷著雄心壯志的目標,而對手並不簡單。」

Hong Kong Studentenstreik 22.09.2014
香港各大專院校生雲集中文大學百萬大道舉行罷課抗議(照片攝於2014年9月22日)圖片來源: Reuters/Tyrone Siu

(德國之聲中文網)《新蘇黎世報》一篇題為《別樣的中國》(Das andere China)寫道「香港學生罷課是一波廣泛抗議浪潮的開端。運動直接針對北京的政治影響力,而這股抗議浪潮特別反映出特區和中國其他地區的差距。」

該媒體寫道「現在的香港看上去似乎是一個政治分歧的城市。誰能夠在將來選出香港特首以及普選的含義是出現這場爭議的導火索。2007年的時候,北京政府承諾在2017年實施普選,這一選舉應該遵循《基本法》。不過《基本法》的解釋目前已成為爭議的焦點。」

一個非直接選舉的,來自不同行業人士組成的提名委員會將會推舉兩到三位侯選人參加2017年香港特首選舉,候選人此前必須得到提名委員會的過半支持方能獲得參選資格。作者Markus Ackeret指出「因為提名委員會是親中央政府的,所以選舉一開始就已經排除了那些對北京政府持有異議的人士。這對反對派和一個公民民權運動來說是絕不能接受的。」作者寫到「關鍵在於『一國兩制』,問題最終在於香港的中國元素應該有多大,以及共產黨在政治、社會等領域允許香港有多麼不一樣。這場爭辯讓香港和中國其他地區存在的政治鴻溝暴露無遺。最晚,在被北京和香港政府斥為非法的、有近80萬人參與的民間公投之後,『佔中』運動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這篇發自香港的報導採訪了佔中發起人戴耀廷(Benny Tai Yiu-ting)。後者當時並沒有透露佔中的具體日期。不過所有的相關訊息都表明,佔中最有可能在中國國慶時展開。

文章指出「選擇一個節日作為佔中的開始,經濟的損失範圍一開始還可以承受。許多人質疑是否真會有足夠的民眾贊同這種做法之外,當地觀察人士認為,運動給公共生活帶來影響並非益事。無論是因為什麼事,向港民宣佈要違反法律和干擾他人,都是不受歡迎的」。

另外,《每日鏡報》(Tagesspiegel)也對佔中運動十分關注。一篇題為「別無選擇」(Keine andere Wahl)的文章這樣形容香港的抗議浪潮:「他們的對手並不簡單,他們懷著雄心壯志的目標。為了民主他們進行和平示威。他們要求不受北京影響的真普選」。佔中發起人:甘願被捕

"佔中"運動組織者之一戴耀廷圖片來源: Yiu ting Tai
香港大專生本周開始罷課抗議人大拒絕給與香港完全普選。圖片來源: Amy Chan

佔中發起人戴耀廷接受該家媒體採訪時表示,他覺得受到了美國「佔領華爾街」(Occupy Wall Street)抗議集會以及馬丁‧路德‧金非暴力抗議種族歧視的啟發。不過針對中國現有的文化環境他要做出相應調整。文章指出「這場在香港民主運動和北京之間的權力對決尤其是一場關於民意的爭奪戰。香港在亞洲處於領先地位,這讓港民們十分自豪。動用暴力,給金融帶來負面影響,這是不受人歡迎的」。

戴耀廷強調,他的目標並不是要讓「佔中」運動把金融中心陷入癱瘓。文章援引戴耀廷表示「這場運動特別選擇了節日。他和同仁們甘願被逮捕,以此顯示,這裡發生了不公事件。」

文章最後指出,北京不會在短期內做出讓步,戴耀廷預計這將是一場長期的戰鬥,「也許10年,也許更長。他現在希望知道的是,有多少民眾能夠克服恐懼參加即將開始的『佔中』運動。」


[摘譯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

wm / st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顯示更多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