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替「包身工」出頭,德國嚴檢中國玩具廠商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 2004年11月18日

又值聖誕,德國處處流光溢彩,彩晶球上一如既往映出娃娃們甜甜的笑臉。不同的是,今年德國人會多想想這些聖誕玩具出自誰的手;想想遙遠的中國,那新一代的「包身工」。

誰知聖誕禮 個個皆辛苦圖片來源: AP

「現在我們得幹到夜裡11點。回宿舍還得排長隊等沖涼和洗衣服。凌晨2點才睡上覺,歇不了多會兒,6點半起床。胡亂墊了肚子,7點半上工。咋睡得上囫圇覺?車間裡一股子化學品味兒。我當初來時,天天尋思著走了算了。我胃痛、頭暈,可是又得到了啥?去年還多掙幾個,今年就不行了。我每天沒命干,一個月不過六、七百,還得刨去飯錢和房錢。要不是為了兒子的學費,我才不上這兒來。」一位女工傾訴道。

他們憑著雙手,在惡劣的勞動條件下沒日沒夜。產品飄洋過海,化作老闆的錦繡生活。現在,德國玩具廠商及天主教救濟會等機構正試圖改變這一狀況。

到今年聖誕集市熱鬧起來時候,德國消費者將逐漸明了:在中國玩具廠商裡,哪些為工人提供了合格的勞動條件,哪些仍無動於衷。

2005年11月18日,波昂。趕在聖誕開市前,為了使人們購買到在「公平」勞動條件下生產的玩具,天主教救濟會等機構組織了一次題為「公平競爭」的活動。會上公佈了一批德國製造商的名單,他們沒有忘記中國打工者的勞動條件,以國際玩具商聯合會的行業慣例作為同亞洲供應商合作的標尺。

「為了使之得到根本改善,部分知名德國企業已邁出了第一步。」德國聯邦人權組織主席及本次活動的倡導者克里斯塔.尼可斯解釋道。他並指出,保證玩具工業良好的勞動條件也符合中國的利益,這有利於社會的穩定。」中國經濟發展迅速,社會的發展也須與之相應。」

「『小氣蓋了帽!』是德國某著名商家的廣告詞,它已是好些人的口頭禪。這麼說在德國還行,但是在中國及其他廉價勞動力國家,節約的卻是打工者最起碼的生存條件。他們工時不規則,得不到最起碼的社會保障。」天主教救濟會主席約瑟夫.塞爾說。

行業慣例使在中國生產的德國企業承擔起了改善勞動條件的責任。不過,這項慣例尚未真正受到考驗,因為直到現在,中國9千多家玩具廠商裡只有2.5%受到檢驗。

馬格達勒那.波各娜是天主教會婦女聯合會的主席,她很看好這項活動。對中國供應商勞動條件的批評

持續了一年之久,目前運動在行業內蓬勃興起。

「去年有12家玩具廠商聯合起來,自願承擔到2004年6月至少檢驗兩家供應商的義務。其間,又有16家企業相繼對此活動表示贊成。不過,一切還有待繼續努力。」

消費者中心和消協聯合會的帕特裡克.馮.布朗姆認為,首先要確定公平的勞動條件的指標。「人們只有

獲得了關於勞動條件的可靠訊息,才可決定購買。要特別警惕那些過於廉價的商品。必須搞清楚,玩具是否在公平的勞動條件下生產。惟其如此,才能使社會水準的保證成為競爭的一項指標。」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