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生之年 載入史冊
2015年4月3日(德國之聲中文網)整整一代人都是在他作為總理的光環之下長大的。或者更確切地說:赫爾穆特‧柯爾(Helmut Kohl)對於一代人來說,就是聯邦總理的化身。因為在16年的任期中,他對政壇的影響力無處不在;而在退出政界之後,他的光環又是那麼迅速地黯淡下來。
2013年底德國Forsa研究所進行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柯爾以17%的得票率成為聯邦德國有史以來重要性排名第四的總理。他在位時間在歷任之中最長,而且其中包括整個世界風雲劇變的年代。因此,2011年美國前總統比爾‧克林頓在為柯爾頒發"亨利‧季辛吉獎"以表彰其為跨大西洋關係所作出的貢獻時,在頒獎致詞中將其稱作"二戰以來最重要的德國政治家"也是情理之中。
狂野不羈的年輕時代
1964年,當34歲的柯爾當選成為基民盟聯邦理事會成員的時候,他已經是擁有17年黨齡的資深基督教民主主義者了。在第二次參加聯邦理事會會議的時候,年輕氣盛的他就向艾德諾時代的黨內元老叫板,要求大家振作起來認真幹一番事業。
儘管充滿幹勁兒,柯爾還是在萊茵蘭-普法爾茨州州議會黨團主席的位置上等待了漫長的五年之後才頂替年邁的阿爾特邁耶爾(Peter Altmeier)當上該州州長。在聯邦層面上,1973年柯爾取代僅僅比他年長六歲的巴澤爾(Rainer Barzel)當上基民盟黨主席。後者因為1972年發起針對時任總理布蘭特(Rainer Barzel)不信任案失敗而導致政治事業遭受無法修復的損失。
天才的政治家
作為反對黨領袖,柯爾帶領基民盟走過了艱難的七十年代。1976年聯邦議會大選,他作為總理候選人敗給了施密特(Helmut Schmidt)。為了保證基民盟和基社盟黨團在聯邦議院內的團結一致,1980年他把作為首席候選人領導大選的機會讓給了來自基社盟的競爭對手施特勞斯(Franz Joseph Strauß)。
柯爾的這一以退為進的策略令他在聯邦德國歷史上第二次不信任案投票中獲益匪淺:1982年,他在聯盟黨內獲得了足夠廣泛的後盾,同時又贏得了自民黨的幫助,通過不信任案把施密特拉下了台。柯爾登上了總理寶座。
16年後,當他在聯邦大選中敗給社民黨候選人施羅德(Gerhard Schröder)的時候,冷戰已經結束,德國已經統一,歐盟已經建立,有關引入歐元的基本協議條約也都已經簽訂。即使人們可以說是"時勢造英雄",但如果沒有柯爾的政治手腕和權力意志,也許統一大業就不會實現的這麼順利。
苦澀的落幕
柯爾為了實現其權力政治改採取的一些手段,在他結束總理任期之後才浮出水面:在1993到1998年之間,他為基民盟接受了至少210萬歐元的獻金。直到今天柯爾也不願透露哪些人曾經提供獻金,他說這是關乎名譽的原則。柯爾的政治生涯以獻金醜聞劃上了一個不太圓滿的句號。
不懂幽默、虛榮自負、不知感恩
關於柯爾這個人的性格,從1991年一名示威者向他扔雞蛋結果差點被他暴打一頓的事件就可見一斑。那名扔雞蛋的人事後一再強調,他只是想惡搞一下,並沒想要襲擊行刺什麼的。可這卻是柯爾不能忍受的。怪不得奧地利建築師、漫畫家佩希爾(Gustav Peichl)這樣評價他:"柯爾什麼都有,就是沒幽默感。"
佩希爾和這位前總理有過私交,因為柯爾夫婦每年都會到奧地利薩爾茨堡的沃爾夫岡湖(Wolfgangsee)渡假。多年後,柯爾的夫人漢內羅雷(Hannelore Kohl)向撰寫柯爾傳記的作家施萬(Heribert Schwan)透露,其實她特別討厭在那裡渡假。2001年,她的自殺也讓許多人更加堅信柯爾這個人是多麼的薄情寡義。人們指責,儘管這麼多年來,妻子始終堅定地站在他身後默默支持他,但在她病重之後,柯爾卻毫不留情地將其棄置腦後,不聞不問。而在2008年迎娶比他年輕34歲的第二任夫人柯爾-裡希特(Maike Kohl-Richter,柯爾在擔任總理期間就已經與其相識),以及柯爾同第一任妻子所生的兩個兒子關係緊張這些事情,更進一步為上面的說法提供了佐證。
在有生之年載入史冊
在最近幾年中,柯爾的生活相對平靜。不過在有關他個人的書籍作品出版時,柯爾還是會站出來,吸引不少輿論關注。比如,目前他就正在和他的傳記作者施萬打官司,柯爾指責對方公佈了含有自己2001年工作談話內容的錄音帶。
而針對當下熱議的一些政治話題,柯爾卻很少發聲--不知道是因為身體狀況不佳,還是因為他覺得自己已經不具備左右時局的能力了。2012年,德國郵政發行了一套柯爾紀念郵票--很少有仍然在世的人物獲得這一榮譽。人們等於承認了一個事實,即使並非情願:柯爾在有生之年就已經載入史冊。
整整一代人都是在柯爾的總理任內長大成人的。而這些人的孩子們,卻只能從歷史書上去瞭解這位來自基民盟的政治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