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有關舍普文章的更多讀者來信之一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br>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 2004年2月25日

Yang Anh:該記者雖然到過中國,但是卻從未能走進中國,文章很膚淺。 (更多請看全文)

ermei:這位記者要不是到了完全與外界封閉的山村就是比較喜歡使用誇張這種修辭手法。我的德國朋友也曾到中國,城市和山村都跑過了,可惜沒有這種「禮遇」。而我的德國外教就更可憐了,中國人好像都不怎麼願意搭理他。

Bunnyhz:僅憑所謂的記者只言片語去判斷一個國家的人民是可笑的。對於這位所謂的記者對中國和中國人的主觀描述,我一點也不感到驚訝。沒錯,這是外國人對中國和中國人的通常描述,唯有此類描述,才能吸引眾多外國眼球,也唯有此類描述,才能讓他們有發表文章的機會,並藉此餬口聊生。事實上,想真正地去瞭解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性格,僅憑著個人的主觀臆斷甚至是異想天開是不夠的。我無法不佩服所謂外國記者的想像力和主觀推斷力,有時甚至想他們為何不去寫些科幻小說給世人看看呢。中國因其幅源遼闊,使得中國人有著眾多不同的民族性格和行為表現。那些所謂的外國記者卻常常喜好用以點蓋面的方式,很有氣勢地寫道「中國人就是...」。一下子所有中國人都被他看透了,瞭解透了。是啊,中國人的內斂使得他們不擅於用嘴宣傳自己。中國人更擅於用行動來宣傳自己。想要瞭解一個有著5000年歷史的國家及其人民,是要有耐心的,更要有能力的。不管怎樣,全面而客觀的觀察總是有幫助的。

C.Chen:一個德國人在中國非常有趣的經歷!其實不必大驚小怪,我作為中國人在德國幾年來也碰到過類似的情況,當然德國人的表達好奇的方式和中國人肯定完全不同。當然沒人跟著我上廁所。不過,好奇的出發點是一樣的。中國有句古話:五十步笑百步。不知用在這裡是否恰當?不同的文化相遇,需要的不是相互理解,而是相互容忍。我想,這大概就是中國文化的強大力量所在吧,可以無聲無息地同化外來文化,而在歐洲,更多的是文化衝突,都試圖征服對方的文化。但文化是不可征服的,看來還是我們中國人高明,用個有趣的字眼吧,這叫和平演變。外國的經濟生活方式到了中國就把中國人和平演變了,但外國的文化生活方式到了中國就被中國人和平演變了,哈哈。

fxnirvana:那位撰文的德國記者朋友沒有在中國生活足夠的時間。他看到的是一個片面的中國。真正瞭解這個國家,除了要有善於發現的眼睛,還必須有博大的胸懷,淳樸的氣質以及靈敏的性格。因為這些正是這個民族的特點。就像在德國,開始三個月的印象與來了快三年的時候截然不同一樣。如果他有機會長時間的生活在中國並且試著以中國人的思維去看待事情,相信最後會有不同的結論。因為儘管表面差距太大,但是骨子裡頭人還是有好多想通的東西。亂花漸欲迷人眼~~~~只有包容的心才能撥開雲霧見太陽啊~~~

舍普討厭的中國人:關於舍普的馴狗籠-幾乎不敢相信這是一位記者寫的有關中國的文章。讀來令人憤慨!!!--------為這分居高臨下的可笑姿態,更為文中用「馴狗籠」這類字眼對中國人住宅的描述。試問那個你眼中的「馴狗籠」裡住的是你的媽媽,你還會如此幸災樂禍嗎?你得學習何為對人的起碼尊 重,學習怎樣客觀地看問題。 用個案誤導讀者是為一位有良心的記者所不齒的,也是為人所不齒的。
我為「明星周刊」擁有像舍普這樣的記者感到恥辱!

qr:我認為「明星周刊」雇傭這樣的記者是他們的失職,他只能嚴重的損害「明星周刊」的聲譽而不會有任何益處。

說實話:難以置信SPIEGEL(應為Stern,編者注)駐中國的記者愚蠢到這個地步。難怪SPIEGEL上關於中國的文章極少見到客觀的。象這樣的記者只不過是在SPIEGEL混錢罷了,本來可以把他看作社會關懷的好例子,但他的這東西不但無聊且誤導讀者,SPIEGEL留著這種水準的記者不知是圖個啥。

我不知道他在中國到底做了什麼與眾不同的事或者他身上有什麼極其與眾不同的特質以至於讓無數的中國人這麼景仰他跟從他。我丈夫也是德國人,個子雖然沒有一米九,但鼻子絕對不小,怎麼他去了中國三次了,就從來沒受到過這樣特殊的待遇?一樣也沒有,人們都沒工夫理他。像二十年前那種有個高鼻深目的外國人一上街問路,就會引來十幾個路人圍觀的現象,一但那個城市的外國人露面次數超過五次後(不管是同一張臉還是不同的臉)就消失了,因為沒人再覺得外國人是多麼稀罕的了。我對這個記者真得是很好奇,他到底有何獨特之處,能走到哪裡都被眾人像眾星捧月般跟著,甚至連上廁所...

夜涼時節:請這位記者問問自己的良心,是否具有一個作為記者所必備的職業道德?你可以去矇昧未開化的農村,去體驗中國落後地區的風土人情。你永遠也無法理解那些對你展現出不加掩飾的好奇態度的中國人其實是多麼的純朴。我太失望了,德國媒體居然派了這麼位欠缺素質的記者來中國,難怪西方人會對中國有不應該有的偏見。

讀者Z.:簡直難以相信,署名「舍普」的這位「明星周刊」記者竟然寫出如此不堪的文字來誤導讀者!在「上廁所……」一文中,這位大記者從頭到尾都抻著指責的指頭,似乎沒有任何一件事情能夠給他帶來愉悅。尤其令人發指的是,文中竟然用「馴狗籠」來描述中國人的住房。如果這位記者的媽媽也住在這種房子裡,想必他不會如此居高臨下和幸災樂禍地如此措辭。也許這位記者在中國期間住的都是「比馴狗籠大不了多少」的住房。你真不走運!我本人在中國住過或見過的住房都沒能讓我聯想到「馴狗籠」。不知這位寫這樣文字的記者專業水準那裡去了!我為「明星周刊」這樣知名的雜誌擁有這樣誤導讀者的記者感到恥辱!

T.C:完全是胡說八道!起碼我就沒有聽說過這個什麼上帝造人得笑話!再者我本人絕對沒興趣去碰老外體毛!這對中國人來說是件惡心的事情!而且很多中國男人腿上手上還是有體毛的...

此文章作為Stern雜誌的記者寫的文章,讓我非常失望,一個如此大名氣的雜誌的記者的文章如此失實,完全讓人無法接受。妖魔化了中國政府後還要繼續妖魔化或者說愚蠢化普通的老百姓...

普通年輕納粹用著粗俗的語言侮辱著在德國的外國人,還可以說是不懂事,而他這個在中國生活過的外國人如此評論一個他生活了多年的國家的人民,其惡劣性質完全是無以復加...

黃:我不明白貴網刊登這樣的文章用義何在。如果它代表少數德人的觀點,請不要再登這種不具代表性的東西。某些德人總是自以為是,對其他文明缺乏應有的尊重,總是容易忘掉自己的歷史,中華民族的歷史確實充滿了屈辱,但是,沒有罪惡。我的觀點僅代表我自己,歡迎指正。

陳:來德國生活了兩年,幾乎每天瀏覽貴網站。這幾天看「德國記者體驗中國」的文章,覺得滑稽可笑,貴網站的一貫風格要有變化?如果貴站樂意刊登這樣的文章,我倒很想把這兩年在德國的體會也寫一點。

你們能否也辦一個「中國人體驗德國」的專欄?如果辦的話,我倒想寫兩篇文章:《關於「中世紀思維的德國」的爭論》,《關於「高傲的豬」的爭論》

JFC:在德國生活了幾年,最深刻的體會是德國的新聞理論的荒謬。簡單說,看那惡心的圖片報成了德國最大的報刊,就知道了這個民族現在的品味。打開來,沒有色情,凶殺,變態是不可能的。關於這位記者,別的我不說了,說了沒有意思。所謂一葉障目,不見泰山。我們只能說他的心理陰暗,對我們中國懷有惡毒的仇恨和蓄意的歪曲,以達到他自己的不可告人的目的。

我在德國幾年,感謝現代數位科技,我拍了好幾千張各種各樣的照片,比如要飯的,比如遍地的煙頭和酒瓶,比如牆上的納粹標誌,比如新納粹的遊行,比如德國總理在美國總統面前的漲紅的臉,比如貪污的Scharping,比如血口噴人的Hohmann和部隊裡的新納粹高級軍官,比如吸毒的運動員,比如令人捧腹的滑稽惡心的所謂100名最優秀的德國人。回到中國,我會告訴所有人,這就是德國。如果像蓄意歪曲一個東西,是很簡單的事情。我不是記者,一樣能做到。等以後看我的書出版吧。 書名為-現代德國。

X.X.:恩,我很同情這位記者的遭遇。不過我想說的是,我出生在江蘇的一個小鎮,現在在南京讀書,至少我還沒有見過象記者描述的那種沒有隔板的W.C.。還有,記者所遇的警察應該是如假包換,而不是什麼國家安全局的偵探。在中國,對外來人口的盤查是一定的,而對旅店的查房是隨機的,據說是為了打擊賣淫(在中國,至少官方是禁止賣淫的)和對逃犯的追蹤。這可能是有些侵犯的人權,但至少在現在的中國,人們認為是合理的。如果你是個黃種人,單獨呆著是可以的,我自記事起沒有聽說有誰因為說領導人的壞話而被捕。當然如果你是去大街上喊,我也沒話說了。相反,正如你所見到的,政府對網路言論是監控很嚴的。

Bruce Z:此文作者如果這樣認為的話,那真的是猴子看中國,真的看不懂。我在Canada.

阿毛:甚至上廁所也在眾目睽睽之下!我想有點過分的言辭!在中國,特別是經濟不發達的地區,一個黃發的白人是特別受關注的!就像到達非洲的第一個白人一樣!因此,對於上述的過程或者說是現象我覺得有點可能。因為在某些地區外國人真的比較少見,因此會產生那樣的情況!但在珠三角或者長三角,外國人經常和我們一起生產,在酒吧、露天的餐吧!我們都常見!因此也就習慣了!很多時候當作不見一樣!

你可以相像一下一個會活動的真恐龍出現在紐約嗎?有沒有人圍觀呢?

max:關於上帝造人的故事,我大約是在95年聽說的,當時我剛讀研究生。任何一個智商健全的人,都是把這個故事當作幽默小品來理解的。我想這個故事在當時可能也是剛創作出來不久。而且毫無疑問,這個故事流傳的範圍在擁有13億人口的中國是有限的可憐。然而作者說到「幾乎所有中國人都知道上帝造人的故事」,而且他還把這個幽默小品當了真,和「沙文主義」也扯上了關係,他的想像力之豐富不得不令人佩服。其他就不細說了。一個短暫的旅行者,發表點旅行感想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一時心血來潮,想「深刻分析」中國政治和社會,那就是一件很幽默的事了。

喬:關於德國的這位記者的描述我完全不敢苟同。中國沒有像記者所描述的那樣,從一點可以證明完全是有意的編造,他說住在長滿蝨子的賓館,看看中國的賓館,哪個房間是長滿蝨子的?除非是他想便宜住在10元的最破的賓館裡。當然,他說的並不是在中國沒有,但是,在中國決不是該記者所描述的那樣。作為一名新聞工作者,我想勸告該位同行,要以客觀的筆調反映現實,不要帶著個人的好惡!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