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未來"藍圖":工作人員減少工作時間增加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br>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3年9月26日

2040年,德國每個在齡工作人員將養活兩個退休者。專家們估計,當前嚴重的失業狀況到那時將徹底翻轉,最壞情況下將缺員700萬。德國僱主協會聯邦聯合會和貝塔斯曼基金會花了兩年時間,搞了一個調研,針對的就是如何在這種情況下延長工作時間。

青老之間圖片來源: AP

提出的問題是:如何讓年紀較大的雇員留在企業裡,改善他們的就業機會,如何使他們保持最佳工作能力,如何解決將要到來的專業人員缺乏的問題。

由德國僱主協會聯邦聯合會和貝塔斯曼基金會聯合在國際範圍內展開的項目「年齡促進-克服人口統計學的挑戰」回答了這些問題。

貝塔斯曼基金會的艾姆普特爾先生指出,與其它6個國家相比,德國的就業政策情況不好:「在55到64歲的人就業情況比較看,德國處於最差的三分之一國家區域內,這個年齡層的人就業率只有38%,而瑞士、挪威和瑞典達到將近70%。因此,我們在另一個比較中佔據首位,也就是在較大年齡者的失業率方面。」

在德國,現在每年支付給大齡失業者、大齡局部時間工作者和提前退休者的社會保障金額高達370億歐元。這個調查報告認為,給大齡工作者提供更多的工作位置,並不影響年輕人就業,相反,這將多造就100萬個工作位置。

僱主聯合會的勞動市場專家卡能吉塞爾認為:「首先,我們普遍需要能夠在德國重新喚起就業熱的經濟、社會和財政框架政策。第二,對提前退休,還有對到達一定年齡者失業後不重新就業的鼓勵措施,這些鼓勵措施必須一步一步地,但必須持續地、明顯地收縮。」

德國僱主協會聯邦聯合會要求:把所謂靈活年齡界限提高到64歲;把提前退休者每提前一個月的養老金減扣率從0.3%提高到0.5%;失業金的支付時間不得超過12個月;在把失業金和社會救濟金結合之後,不能象聯邦政府今天建議的那樣給兩年的附加補助,而應該統一到今天的社會救濟金水準上。

另一方面,企業必須要相信留用大齡勞動力的好處。在今天的企業裡,年輕人比年齡大的人機會多。每年德國企業尋找13000名工程師,但每年大學畢業的工程師只有8000人。與此同時,全德國有45000名45歲以上的工程師失業。

卡能吉塞爾解釋道:「僅僅看數字和統計,結果確實是令人驚訝的,但如果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正是那些出現在聯邦勞動局統計數字中的50歲以上的工程師,其中有相當大的一部分感覺自己是提前退休者,社會保障加上企業的補償金,使他們覺得已經沒有再就業的必要。」

卡能吉塞爾說,這些數字可以從每個勞動局那裡拿到。此外,年齡大的人不願意搬遷,還有由於年齡而可以得到的在薪水率合同中規定的優惠條件,這些因素使企業對僱用年齡大的員工不感興趣。當然,在技術性的崗位上還有職業素質問題:許多年齡大的工作人員的知識已經落後於最新的技術要求。

但是,貝塔斯曼基金會的艾姆普特爾先生認為,這是可以改變的,尤其是通過更多地重視職業再教育。僱主聯合會的一份表態中說,活到老學到老不僅對企業來說,而且對每個雇員來說都應該成為理所當然的意識。

(薩比娜.金卡爾茨)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