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7月3日,中國前總理李克強再次進入公眾視野,又再次成為網路管制的敏感詞。
這一天是李克強的70冥誕,中共最高級別官媒《人民日報》發表文章《為黨和人民事業奮鬥終身——紀念李克強同志誕辰70周年》,署名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
文章以官方套話給予了李克強「高度評價」,包括「李克強同志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黨和國家的卓越領導人」。
在政績方面,文章稱李克強推動了共青團工作、中原崛起、東北振興、經濟改革和高品質發展,並在疫情期間展現了出色的領導力。
對於備受網民稱頌的李克強體察民情、敢於講真話等訊息,文章未予提及。
不僅如此,官方對該文章的傳播進行了限制。有消息稱,國內黨政機關發出通知,不得轉發這篇文章。經查驗,微信平台對該文設置了轉發限制。
這種限制並非完全是事先統一佈局,至少部分來自事後的安排。例如,網友發現中共另一家最高級別官媒「求是網」轉載此文後不久又被刪掉。查詢者發現,該網站上仍然掛著該文標題,點開後顯示「404」(遭到屏蔽或者刪除)。
目前,在微信平台上僅有「黨的歷史」(中共黨史研究室機關工會委員會的微信公眾號)這一帳號保留了轉載內容,閱讀量已突破10萬。
一個名為「家傳」的媒體也以「一個人的『歷史進程』」為題,圖文並茂地紀念李克強一生的從政經歷,但因「內容涉嫌違反相關法規和政策」被微信刪除。
中國前總理李克強去世後,在他的故鄉合肥以及他曾主政的河南鄭州,大量市民用鮮花表達哀思。民眾自發的悼念活動、在網路抒發的緬懷與官方媒體輿論的集體沉默形成強烈反差。
圖片來源: Kyodo/picture alliance 李克強逝世的消息傳出後,在安徽定遠李家祖屋和合肥李克強幼時故居(圖)前往獻花的人群絡繹不絕,鮮花在街道上堆積如山。李克強1955年出生於合肥,在這裡度過青少年時代,上世紀70年代作為「知識青年」在安徽鳳陽縣下鄉「插隊」。
圖片來源: Kyodo/picture alliance 在李克強去世當天的晚上,就有人就開始前往位於合肥紅星路的李克強故居。由於現場人流不斷,為了維持秩序和保護祭拜者安全,一些民眾自發組成人鏈,將獻花悼念的場地隔開。
圖片來源: Ichiro Ohara/AP Photo/picture alliance河南省會鄭州也出現不少悼念的人群和擺放的大量花束。1998年到2004年,李克強在河南省先後任省長、省委書記。1990年代河南的「血漿經濟」導致愛滋病在該省一些農村泛濫,造成巨大的人道災難,李克強在河南主政期間採取了一些補救、紓困措施。
圖片來源: YU HONGEN/Avalon/Photoshot/picture alliance 李克強的突然去世在中國社會引起了巨大震動,社群網站的有關消息下大量網民留言哀悼。然而在中國的權力中心、李克強工作了16年的北京,當局加緊了安保管制。天安門廣場依舊必須提前預約進入、中南海(圖)附近,保安會提醒行人不得停留。
圖片來源: Ng Han Guan/AP Photo/picture alliance中國媒體統一轉發官方對李克強逝世的訃告通稿。當天晚上的「新聞聯播」節目中,這位前總理辭世的消息僅被放到第三位。社群網站上,相關消息的評論區很快就被關閉或嚴格審核。在新浪微博上,只有經過認證的大v官博才能在「李克強同志逝世」的詞條下發表新帖。
圖片來源: Ng Han Guan/AP Photo/picture alliance中國社群網站流傳的一些截圖顯示,中國多所大學下達通知,嚴禁學生線上線下聚集悼念已故總理李克強。許多大學生在微博上表示,學校通知,至11月3日所有社團活動因故取消。李克強的母校北京大學29日在官方微博發文緬懷這位校友,不過學生的留言都被屏蔽。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G. Hui/Imaginechina中央社報導,網路影片和圖片顯示,李克強的遺體27日從上海運至北京。香港《明報》稱,按照正國級領導人喪葬規格,李克強遺體將於本周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火化。獨立時評人、作家蔡慎坤在X轉發一則透露治喪安排的消息稱,李克強的喪事將「從簡」,甚至不開追悼會,僅有小規模的「遺體送別」。
圖片來源: Ichiro Ohara/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要求調查李克強死因,前新華社記者被判刑
2023年10月,年僅68歲的李克強在上海「突發心臟病」去世,引發民間輿論對於中南海政治鬥爭的種種猜想。
民間發起了各種悼念活動,以合肥紅星路80號(李克強年少時住地)、鄭州中央公園兩地的規模最大,大批本地和外地民眾前往獻花致哀。
人們聯想到中共前總書記胡耀邦的去世。胡耀邦於1989年4月8日出席政治局會議時心臟病猝發,15日逝世,該事件成為八九民主運動的導火索。
官方對李克強的民間悼念活動一直進行控制和打壓,悼念文章的發布和轉發都遭到限制。
2025年2月,維權網報導稱,新華社前記者顧萬明在李克強去世後公開質疑其死因,要求當局展開調查。2024年11月,顧萬明被上海市閔行區法院以「尋釁滋事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
「人在干,天在看,蒼天有眼」
李克強被認為是弱勢總理,政績不彰,他得到民間的大量贊頌,網民戲稱「全靠同行襯托」,意指在習近平「開歷史倒車」的背景之下,李克強被凸顯為「人民的好總理」。他留下的一些概念和「金句」至今仍在網路流傳。
據《經濟學人》2010年引述維基解密稱,李克強任遼寧省委書記期間,曾於2007年向時任美國大使表示,GDP數據不可靠,他通過火車貨運量、用電量和銀行貸款發放量來判斷該省經濟狀況。《經濟學人》由此引申出「克強指數」的概念。
2020年5月,李克強在全國人大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有六億人月收入僅1000元,「現在又碰到疫情,疫情過後民生為要」,「就業是最大的民生」。這一表態與習近平此前的說法大相徑庭。習近平當年3月稱,到2020年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是「黨中央向全國人民作出的鄭重承諾,必須如期實現」。
中國前總理李克強68歲猝逝。他今年3月才剛剛退休。不過,早在去年的二十大,他就已失去了中央政治局常委、委員和中央委員職務。普遍認為,他任總理的十年被「架空」了職權;與獨攬大權的習近平之間,他在公開表態中僅有些許意見不一致的跡象。
圖片來源: Andrea Verdelli/Getty Images2022年10月中共二十大,前國家主席胡錦濤突然被架走離場,臨走時輕拍李克強的肩膀,李克強則點頭回應。李克強曾被認為是胡錦濤支持的「共青團派」接班人。然而2012年,習近平最終成為最高領導人。在二十大上,李克強卸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委員、中央委員。習近平則確保了自己的第三任期。
圖片來源: Koki Kataoka/AP/picture alliance2013年,李克強開始總理第一任期。在任期間,擁有經濟學博士的李克強強調簡政放權,提出網路+和「中國製造2025」。巴克萊資本當年發布報告,將李克強的經濟增長計劃稱為「李克強經濟學」:不出台刺激措施、去槓桿化以及結構性改革。
圖片來源: How Hwee Young/dpa/picture alliance據《經濟學人》2010年引述維基解密,李克強任遼寧省委書記期間,曾於2007年向時任美國大使表示,GDP數據不可靠,他通過火車貨運量、用電量和銀行貸款發放量來判斷該省經濟狀況。《經濟學人》由此引申出「克強指數」的概念。圖為2007年李克強任遼寧省委書記時在北京出席中共十七大。
圖片來源: Andy Wong/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然而,習近平上任後成立多個「領導小組」,其中包括中央財經領導小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等。這些舉動被認為是架空了李克強總理職務下包括經濟領域在內的政府職能,從而讓習近平做到「大權獨攬」。
圖片來源: Kyodo/picture alliance 2020年1月27日,李克強作為「中央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受「習近平委託」,視察了武漢。習近平則是在3月10日才前往武漢。當年10月,習近平宣佈「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然而,疫情拖長,持續了三年。長期封控使中國社會經濟領域大範圍陷入癱瘓。
圖片來源: AP/picture alliance2020年5月,李克強在全國人大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有六億人月收入僅1000元,「現在又碰到疫情,疫情過後民生為要」,「就業是最大的民生」。這一表態與習近平此前的說法大相徑庭。習近平當年3月稱,到2020年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是「黨中央向全國人民作出的鄭重承諾,必須如期實現」。李克強在隨後視察山東期間,還提出「地攤經濟」,認為是創造就業崗位的重要來源。然而這一說法也受到一些官媒的「降溫」。
圖片來源: Liu Weibing/Xinhua/picture alliance 2022年8月,李克強視察深圳鹽田港時表示:「中國開放還要繼續往前推進,長江、黃河不會倒流。」這一表態他在當年3月的人大會議期間也曾作出。李克強在深圳還向鄧小平銅像敬獻花籃。然而,中國「國進民退」、外商對投資環境感到不確定卻是現實。
圖片來源: Liu Bin/Xinhua/picture alliance李克強2011年任副總理期間,曾在訪問香港大學時發表英文演講。據媒體報導,他任總理出訪時,也曾使用英語發言或交談。他的妻子程虹則是英語教授,從事美國文學研究。圖為2018年李克強夫婦訪問柏林期間,與德國總統伉儷會晤。李克強是文革後首批大學生,在北大就讀法律和經濟。
圖片來源: Arne Immanuel Bänsch/dpa/picture alliance2014年,李克強訪問柏林期間,德國總理梅克爾與他在日程間隙參觀了一家超市。2015年,梅克爾訪華期間則前往了李克強的家鄉安徽省。
圖片來源: Tim Brakemeier/dpa/picture alliance李克強的仕途也並非沒有爭議。他曾於1998-2003年在河南省任職。德國之聲2013年報導,中國衞生部前官員陳秉中批評,李克強前任李長春主政期間,在河南推行"血漿經濟"導致河南農村爆發愛滋病疫情;而李克強受命掩蓋真相。中國官媒報導,2023年10月27日凌晨,李克強心臟病突發在上海逝世。
圖片來源: Andrea Verdelli/Getty Images 2022年8月,李克強視察深圳鹽田港時表示:「中國開放還要繼續往前推進,長江、黃河不會倒流。」
2023年3月,李克強卸任國務院總理一職,在與國務院工作人員告別談話時說:「人在干,天在看,蒼天有眼。」這句話被認為是劍指習近平,表達他對習近平不滿的情緒,引起輿論關注。
人民日報昨天(7月3日)人民日報發表的紀念文章最後說:「今天我們紀念李克強同志,就要學習弘揚他的革命精神、崇高品德和優良作風,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有評論指出,維護習近平核心,是這篇文章的本意。
薄瓜瓜:「祝最優秀的父親生日快樂」
李克強出生於1955年7月3日,六年前(1949年)的同一天,中共另外一位廣受關注的「落馬」高官薄熙來出生。
薄熙來之子薄瓜瓜7月3日在社交平台X上用英文發帖,向在中國服刑的父親祝福生日快樂。
薄瓜瓜在帖子中說,「祝最優秀的父親生日快樂——他在勝利中的優雅、在逆境中的不屈力量,以及在紛爭中超然的沉靜勇氣,繼續每天指引著我!」
薄熙來於2012年3月被抓之後,薄瓜瓜曾公開寫聲明為父親辯護。2024年,薄瓜瓜與台灣人許惠瑜結婚,再次進入公眾視野,並公開為自己及父親辯護,認為外界對薄熙來的報導 「斷章取義」、「一派胡言」且存在「不實報導」。
薄熙來是中共元老薄一波之子,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前重慶市委書記。2012年4月,薄熙來因涉嫌嚴重違紀,被去職雙開,並立案接受調查。2013年9月,薄因受賄、貪污跟濫用職權等罪名,被判處無期徒刑。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