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塞道夫鞋展閉幕反仿冒戰揭幕
2007年9月17日海關緝查官烏爾利希.舒爾策敘述道,那些中國商人的藉口總是那麼些,「有關的展商比如忽然不會說英語了,說是沒帶著護照,負責人不在,而且肯定什麼事情也不知道。」這個鞋展是周日(16日)結束的。展覽會期間,海關對產品仿冒採取了措施。措施是成功的:沒收了343只仿冒鞋,每一件都是單只的,並對15個中國展商刑事立案偵查。
展覽會的第一天,各原生產廠家的專家們就在展覽會上「散步」,尋找仿冒他們產品的物件。第二天,他們就跟埃森市海關緝查局的官員們一起來了。
他們目標明確地走向一個中國展商的攤位。有備而來,緝查人員帶上了一名翻譯和一份中文的訊息材料。這各展商一開始態度頑固。先是說他的證件在賓館裡。緝查人員表示願意跟他到賓館裡去拿證件時,他忽然從口袋裡掏出了護照。
在緝查官們登記受訊者的個人訊息時,跟隨著來到的彪馬公司品牌保護部主任耐爾.納裡曼從貨架上撤下了一溜共17只單只的鞋,放在地上,一一照相。納裡曼對德新社記者說:「在大多數情況下,不是一對一地仿造,而是局部地仿造我們擁有登記了的權利的設計部位。」他解釋道,比如品牌的象徵符,鞋表面的結構或鞋底的樣式。
阿迪達斯公司同樣有斬獲。他們發現一家中國工廠的品牌把adidas這個品牌名稱裡的d調換一個方向,以b代之。阿迪達斯品牌保護專家烏爾夫.溫根說:「仿冒者嘗試盡可能接近他們所仿的品牌。必要時他們又可以說,這不是仿冒。」他發現在他帶領緝查人員前來的攤位上少了幾只前一天還見到過的鞋。於是,海關緝查官們對幾個展櫃下的櫥進行了搜查。果然在那裡找到了那幾只「失蹤展品」。
據德國聯邦財政部估計,產品仿冒每年給德國企業帶來的銷售額損失高達約250億歐元。這不僅是經濟損失的問題,廠商的形象損失也許更大。還有那些品牌保護的間接損失也是非常巨大的。僅耐吉一家,僅在歐洲,就專門設了約30個工作崗位,專門干這個品牌緝查保護的工作。
海關發言人舒爾策說,在大多數情況下是判作案者罰款。但這個手段嚇不倒許多仿冒者(德語這個詞叫「產品海盜」)。展覽會的發言人科特說,在這次展覽會上又見著了一批「老朋友」。雖然杜塞道夫鞋展的組織者們不讓作案被查出者下次參展,但經常有這些參展者回去後改個名字,又來了。他強調道,反仿冒鬥爭對展覽會來說是走鋼絲,「一方面當然要排除作案黑手,另一方面我們也不願意歧視來自亞洲的展商。」
除了刑事起訴外,品牌廠商同時也走民事訴訟的路,即對仿冒者提出停止仿冒起訴。耐吉的律師克里斯蒂安.施賓蒂希說,成果各案有所不同,「有的被告能夠接受而改正,有些則是屢教不改。」他還指出,在杜塞道夫這樣的鞋展上,能夠拿下的仿冒品只是一小部分,「但無論如何,這至少能阻止這些商品進入零售渠道。「」此外,這些企業發出一個訊號也是一件重要的事情。」
德國之聲版權所有
轉載或引用請標明出處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