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東協對華發「同一個聲音」?

2013年8月15日

東協外長非正式會議昨天在泰國華欣召開,協調對華戰略,強調東協在對華關係上以「一個聲音」說話。德語媒體指出,鑑於柬埔寨外長缺席,東協此次是否真正獲得「共識」,未來方可驗證。

(L to R) Cambodia's Secretary of State Kao Kim Hourn, Indonesian Foreign Minister Marty Natalegawa, Laos' Foreign Minister Thongloun Sisoulith, Malaysia's Foreign Minister Anifah Aman, Myanmar's Foreign Minister Wunna Maung Lwin, Thailand's Deputy Prime Minister and Foreign Affairs Minister Surapong Tovichakchaikul, Brunei's Foreign Minister Mohammad Bolkiah, Philippine Foreign Affairs Secretary Albert del Rosario, Singapore's Minister of Foreign Affairs K. Shanmugam, Vietnam's Foreign Minister Pham Binh Minh and ASEAN Secretary General Le Luong Minh join hands as they pose for a group photograph during the ASEAN foreign ministers meeting in Hua Hin on August 14, 2013. Foreign ministers from the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ASEAN) are meeting in Hua Hin for two days of talks. AFP PHOTO / Nicolas ASFOURI (Photo credit should read NICOLAS ASFOURI/AFP/Getty Images)
圖片來源: NICOLAS ASFOURI/AFP/Getty Images

(德國之聲中文網)今年是中國—東協建立戰略夥伴關係10周年。本月底,將在北京召開中國—東協外長特別會議志慶。下月中旬,雙方將就「南海行為準則」進程展開正式磋商。東協外長此次在泰國華欣召開的非正式會議旨在為此協調立場。8月15日一期的《法蘭克福匯報》在「政治」欄目上的一篇文章指出,經此次外長會議,東協大家庭中表現出罕見的緩和氛圍,或許有助於推進解決東協多個成員國與中國之間的「南海爭議」,但鑑於中方有特殊要求,以及被認為在東協中代表了北京立場的柬埔寨未派外長出席此次會議,東協—中國未來關係中變數猶存:

「在亞洲的潛在衝突中,圍繞南中國海的主權和海洋權益爭端可能是涉及國(地區)數量最多的一個。除中國和台灣外,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和汶萊也對諸多界限重相交疊的海域提出主權要求。而其中的4個東南亞國家還是東協成員,這使得以某種方式涉及相關爭議國家的圈子更大。完全可以想像,有如此眾多的參與者,要找到一個共同解決方案,孰非易事。然而,東協國家至少在達成內部統一方面取得了進展。在泰國的華欣,10國中的9國外長周三顯然就不久後與中國談判的共同立場達成了共識。

汶萊是東協本年度(2013年)輪值主席國圖片來源: Reuters

「不過,此次會議並不試圖澄清尚未解決的領土爭端。因為,北京政府依然堅持,相關爭議能夠經由與有關國家的雙邊談判方式解決,因而,無需同作為跨國組織的東協談判。……儘管如此,在相關問題上出現鬆動,這已可被視為是一種積極的發展。……

「東協本年輪值主席國身份轉交給持溫和立場的汶萊也給東協『大家庭』帶來了這種緩和。再有,周三的這次非正式外長會議的東道主泰國負責本年度東協與中國的關係。泰國與中國關係頗佳,但也同大多數東協國家和美國有良好的關係。美國近些年來加大了對亞太地區的傾斜。此外,印尼及其外長納塔萊加瓦也扮演了斡旋人角色。……

「不過,尤其是越南和菲律賓想要的不止是『磋商』,而且還是『談判』。它們新近增加了要求東協國家提供支持的努力。……中國假手官方地圖對幾乎整個(南海)海域提出主權要求。數年來,中國以越來越咄咄逼人的方式捍衛其主權要求,並使現況朝著有利於自己的方向改變。菲律賓為此要求設在荷蘭的一個國際法院啟動仲裁程序,審議中國所提主權要求的合法性。中國拒絕參加。」

柬埔寨在東協中常以北京利益的代言人形象出現圖片來源: Reuters

《法蘭克福匯報》同時發表一篇短評,稱東協此次外長會議彰顯了一種「東協手法」,而這一手法在對華關係上是否管用,尚待觀察,柬埔寨是一大原因:

「此外,東協在領土和地區有爭議海域的歸屬問題上還需對付一個內部問題。柬埔寨政府猶如北京在東協內的特洛伊木馬。迄今,洪森總理不折不扣地代表著中國人的立場。在東協外長此次會議上,柬埔寨(外長)不在場。因此,其它9國暫時達成的關於同中國談判的戰略也只能在有所保留的情況下被定義為一種突破。一旦出現嚴峻情況,這9國還得借助那個久經考驗的手法,拉柬埔寨入夥。結果如何,不得而知。」

印中潛艇力量對比

印度海軍一艘潛艇日前在孟買港口爆炸沉沒,未能脫險的18名失蹤乘員據信均已喪生。8月15日一期的《世界報》「政治」欄目上的一篇文章強調,鑑於印度正處於同中國的「較量」中,這一事故不僅使印度海軍的不堪狀況暴露無遺,亦對印度的自信心構成一大打擊:

印度一艘潛艇2013年8月14日在孟買港起火沉沒圖片來源: Reuters

「正當中國這個印度在地區的最大競爭對手不斷擴展其艦隊之時,印度的潛艇力量將在2015年處於其最弱狀態。印度海軍屆時將只有6到7艘擁有行動能力的潛艇,……中國可用於實戰的潛艇現在就有45艘之多。」

摘編:凝煉
責編:石濤

[摘編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顯示更多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