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柏林部分中學取消「留級制度」

2010年8月31日

「留級」—對於很多學習成績比較差的學生而言,這個詞無疑具有極大的殺傷力。但是,德國首都柏林的部分學生現在可以不用再為「留級」而傷腦筋了,因為該市政府決定,部分學校從本學期開始取消強迫留級的做法。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在德國的"留級生花名冊"上,不少名人都曾經榜上有名。前財政部長施泰因布呂克因為古希臘語和拉丁語而慘遭"厄運",前巴伐利亞州長施托伊貝爾也曾栽在拉丁語上。著名諷刺藝術家哈拉德‧施密特(Harald Schmidt)和現任外長韋斯特韋勒也都曾經是"留級生"。在其他國家,這樣的事例也不少,最著名的可能要數英國前首相溫斯敦‧丘吉爾,他甚至將自己的小學階段稱為"人生地圖上的一塊陰暗污點"。

政界:取消留級呼聲高漲

現在,柏林市長、社民黨籍的沃維萊特(Klaus Wowereit)做出了一個令人矚目的決定。從下一個學期開始,柏林教育改革後的中學(neue Sekundarschule,包括原有的普通中學Hauptschule和實科中學Realschule)中將取消留級。只有在學生自願或者達成教育培養協議的前提下,並得到家長的同意,學生才能重修一個學期的課程。

"留級制度早就受到了批評",社民黨籍的教育專家特馳(Felicitas Tesch)表示。大部分留級學生的課業表現並未由於重修了一個學期的課程而有所改善。來自教育和科學工會(GEW)的彼得‧辛拉姆(Peter Sinram)也認為"所有孩子都有自己的學習速度。"而留級是一個毫無成效的做法,並且導致學生遭受"社會恥辱"。

經合組織的教育專家、"比薩測試(經合組織國際中學生測試計劃)"協調員安德裡亞斯‧施萊歇爾(Andreas Schleicher)也贊同以上觀點,他不久之前接受採訪時表示,"留級對學生毫無好處,非常沒有效率"。在另一個場合,他還曾表示,北歐國家從來沒有人會想到讓學生多次重讀某一學期的課程。與此相反,那裡的教師會和學生們進行具有建設性的合作,而不是把成績差的學生推給下一個老師。因為留級只是"懲罰學生,而不是讓他們有所提高"。

事實似乎也印證了施萊歇爾等人的說法,在十年前舉行的首次"比薩測試"中,芬蘭名列前茅,而那裡恰恰是沒有留級這種說法的。依然實行留級做法的德國當時在參測國家中位居中游。迄今為止,德國的留級率都處於較高的水準:僅在08/09學期,每50個德國學生中就有一個留級,總數共有18萬4000人。巴伐利亞州留級生比例最高,達到3.2%,薩克森-安哈爾特州(3.1%)和柏林(3.1%)排在第二和第三位。

學界:對於"留級"仍有分歧

儘管德國政界中,反對"留級制度"的聲浪日益高漲,但科學界對此的意見卻仍有分歧。貝塔斯曼基金會的一項研究對"留級"的做法做出了負面評價,認為重讀一個學期非但要付出高昂的經濟代價,而且並沒有什麼效果。研究人員提供的數字顯示,德國納稅人每年要為"留級生"付出將近10億歐元,而這筆錢並沒有帶來什麼教育學意義上的積極成效。

但是,萊茵-威斯特法倫經濟研究機所做出的調查則顯示出不同的結果。2004年,該機構針對超過25000名出生於1961年至1973年之間的學生進行了評估。結論是:"重讀了一個學期的學生,相對於那些始終順利升級的學生而言,得到較好的畢業成績的機會更高。"

這一論述也得到了德國教師協會的支持。該協會主席約瑟夫‧克勞斯(Josef Kraus)將取消留級的做法稱為"教育學上的瞎胡鬧"。

作者:EPD(德國福音新教通訊社) 編譯:石濤

責編:葉宣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