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克爾也就「豬肉討論」表態
2016年7月10日(德國之聲中文網)德國聯邦總理官網本周末發布的"每周影片"中,梅克爾主要談了德國出台的"融入法"的背景和目的,強調外來移民在德國社會遵守德國法律、尊重德國價值觀的必要性。在被問及"德國人究竟應該在多大程度上做好讓步的準備,比如在面對部分地區的難民申請者不希望當地學校食堂裡提供豬肉食品的現象時,德國社會的讓步底線在何處?"這一問題時,梅克爾說,"一方面,如果某人有特定的風俗和規矩,我們應該表示尊重。但是另一方面,這種尊重不應該變成對另有習慣和規矩的其他人的束縛。"
梅克爾還說,德國社會現有的生活習俗多樣化的事實,依舊要保持下去,"而這種多樣化,也包括餐桌上有豬肉食品。要想做到寬容,就不應該要求吃豬肉的人改變飲食習慣。"梅克爾舉例說,"我們也知道,在德國,有人只吃素,有人還有這樣那樣的口味偏好,截至目前,我們和這些飲食習慣沒有碰撞,現在我們也應繼續保持這樣。"
關於學校該不該出於穆斯林學生人數增多的考慮、而對食堂菜譜進行例如取消豬肉菜餚等措施的討論,在德國媒體以及公眾輿論中已經持續了大半年。自去年夏季以來,德國統計的共接收了100多萬難民,其中大多數難民來自北非、中東、阿富汗等穆斯林為主的國家。德國的幼兒園和中小學面臨迎來30萬難民背景的穆斯林新生的挑戰。
德國的飲食傳統的確讓不吃豬肉的人少了很多選擇餘地。德國農業市場調研所AMI的統計顯示,德國每年人均豬肉食品消費量高達38公斤。炸豬排、燉豬肘、豬肉腸等都是德國家常菜的主打菜。尤其是食堂這樣的供餐單位,客流大、時間緊,往往不可能滿足個別需求而"開小灶"。德國波昂一家送餐公司對《萊茵郵報》(Rheinische Post)介紹說,他們供貨的60多家小學和幼兒園中,有10家不再訂購豬肉食品。德國法蘭克福一家幼兒園今年初取消訂購豬肉食品的決定,一時間引發了提升到政治高度的融入問題討論。多名德國政界人士表達了對德國社會可能"畸形"發展的憂慮,農業部長施密特認為,尊重穆斯林不吃豬肉,不該等同於讓吃豬肉的大多數德國人放棄自己的生活習慣。德國北部石荷州的基民盟黨(CDU)明確表示,支持該州的學校繼續提供豬肉菜餚上餐桌。
對於政界介入"豬肉問題"討論,德國社群網站反應不一,多數觀點則認為食堂供餐品種,該由校方根據學校的情況決定,任何外界的干預都很多餘。推特上有網友甚至不客氣的說,"強制某人不吃豬肉和吃豬肉,都是'笨豬'做法!"
使用我們的App,閱讀文章更方便!給yingyong@dingyue.info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得到軟體和相關訊息!
閱讀每日時事通訊,天下大事一覽無余!給xinwen@dingyue.info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完成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