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梅克爾周日訪華看點何在?

2014年7月3日

德國總理梅克爾將於7月6-8日出訪中國。這是這位女總理的第七次訪華,她此行將前往成都和北京。在梅克爾訪華前,德國問題專家劉立群教授接受了德國之聲採訪。

Chinas Premier Li Keqiang Besuch in Deutschland
資料圖片:中國總理李克強今年5月訪德的照片圖片來源: AFP/Getty Images

(德國之聲中文網)德國之聲:梅克爾上次出訪中國的主題以經濟方面考慮為主。您覺得,她此次出行的主題會是哪些?

劉立群:我覺得還是經濟問題,中德經貿問題是主要議題。而且最近有一些新情況,比如談判中的中國和歐洲的雙邊投資協定談判 。更遠一些還有中歐自由貿易協定,這個談判現在也逐步提上議程,畢竟雙方都有這個願望。目前世貿組織多邊協定談判陷入僵局,歐美、美國和亞太的自貿談判都在進行,中國在這個領域有些被邊緣化,中國希望和歐洲開始進行方面的談判,互惠互利。談判過程肯定不會容易,需要推動,這也是梅克爾訪華的考慮。

另外,智慧財產權保護也是每次必談的話題,德國目前最大的優勢是科技研發創新。中國對這方面的需求大,在智慧財產權保護上--儘管在過去若干年有所提高,還存在不足。德國對此也很關注。

梅克爾這次會談到有爭議的人權問題、新聞輿論自由問題嗎?還是像德國國內左翼黨等批評的一樣,德國政府的對華政策宗旨是"生意第一"?

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前社科院歐洲研究所研究員劉立群圖片來源: Privat

梅克爾有可能在公開場合比較模糊地、原則性地提一下,她不會直接在這方面批評中國政府。在非公開場合,可能稍微具體一些,但是應該也有限,這些都是老話題了。

在烏克蘭危機等國際問題--包括西方在與俄羅斯有意見分歧時嘗試爭取中國的支持,這些話題這次也會出現嗎?

烏克蘭危機是個大問題,目前也沒有塵埃落定。在這個方面,中國和德國觀點一致--都是力求和平解決,避免烏克蘭分裂。因此兩國的溝通語言會多一些。德國和俄羅斯的關係,對比中國與俄羅斯的關係有相似,但也有很大不同,具體來說就複雜了。烏克蘭問題對德國是件大事,對中國來說,反而沒那麼重要,畢竟烏克蘭離中國比較遠。

再舉一個最新的例子:伊拉克。伊拉克近期又重新陷入內亂,但在這個問題上,更大的主導因素是美國--這是美國2003年伊拉克戰爭的後遺症。當年中國、德國、俄羅斯、法國都明確警告美國 ,不要武力推翻薩達姆政權,但是小布希政府聽不進去這些勸阻,造成現在的後果。對此,像中、德領導人這樣的明眼人都看得很清楚。

您覺得這次梅克爾訪華還有哪些看點?

籠統得講,中德合作前景很多。德國科技發達、創新能力強,而這是中國的最大短板。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直到2008年經濟高速發展。從08/09年開始,中國經濟離開了高速發展階段,開始中高速發展。高速發展階段的主要動力是"人口紅利"--每年一千萬新的勞動力進入勞動市場,拉動經濟。最近幾年進入市場的勞動力大大減少。中國未來經濟持續發展的重要動力是投資和創新,在這方面中國可以向德國借鑑學習,雙方合作互利共贏。這也是未來的一個發展方向,每次兩國領導人互訪,都會推動此事。

劉立群教授曾任中國社科院歐洲研究所研究員,目前在北京外國語大學執教。

採訪記者:萬方

責編:石濤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