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Merkel China

採訪記者:張丹紅2008年10月22日

本周四,德國總理梅克爾將前往北京參加亞歐峰會,並將與中國總理溫家寶舉行會談。2008年是德中關係史上極為艱難的一年。這一雙邊關係的根基是否發生動搖?金融危機是否會促使雙方少一些意識形態、多一些務實精神呢?在梅克爾啟程前往中國之前,德國之聲記者張丹紅就德中關係現狀採訪了德國著名中國問題專家、德國外交政策協會研究所所長桑德施耐德教授。

2007年8月28日,梅克爾在中國南京大學圖片來源: AP

德國之聲:桑德施耐德教授,梅克爾女士在金融危機的陰影下前往中國參加亞歐峰會,她也將與中國總理溫家寶舉行雙邊會談。這場全球金融危機使國際政治格局出現了有利於中國的傾斜。德國經濟現在是否更加依賴於全球經濟增長的火車頭中國呢?

桑德施耐德:首先我要強調的是,金融危機的嚴重程度和後果現在還很難說。我的看法是,這場危機和過去的所有危機一樣終將成為過去,並給國際政治格局帶來了變化。我們會得出結論,中國及海灣合作組織的一些國家為克服危機做出了重要貢獻。說得更明確一些,共產主義的中國起了支撐資本主義的西方的作用。

德國之聲:經濟合作是9月初梅克爾總理在柏林會晤中國副總理張德江的主要議題。在不久前召開的德國機械行業峰會上,梅克爾也強調了與中國經濟關係的重要性。經濟也將是梅克爾在北京會談的核心議題嗎?

桑德施耐德:亞歐峰會是亞洲和歐洲國家之間一個涉及範圍很廣的論壇。而本屆峰會在北京召開也使我們更為關注對中國的關係。事實上,在過去幾個月圍繞西藏問題和奧運會展開的激烈辯論中,沒有人對德國與中國經濟合作、歐洲與中國經濟關係的重要性提出過質疑。梅克爾總理也一再強調德中經濟關係以及德中整體關係的重要性。還有一點不容忽視,那就是德中關係的層面很廣,而不是像過去幾個月有關中國的討論給人的感覺那樣狹隘。

德國之聲:人權問題也將是梅克爾與溫家寶會談的內容之一嗎?還是說價值觀外交只適用於經濟景氣的年代?

桑德施耐德:梅克爾在北京會談及人權,這也不是什麼新鮮事。這是梅克爾就任總理以來在與中國政府打交道時的必談話題,而且不光是中國。我們在中國談人權問題,我們知道中國在人權方面還有很多值得改進的地方。我們也設立了會談的機制,因為我們談人權不是為了控訴中國,而是為了幫助中國,比如通過法制國家對話和人權對話。這個話題也不該被拋到一邊,因為中國的人權狀況還遠遠沒有好到不需再談的地步。因此,人權問題在今後也將是與中國政治對話的核心組成部分。

德國之聲:再回到金融危機。迄今中國像激流中的岩石一樣巋然不動,儘管其經濟、特別是出口已經受到影響。您認為中國在多大程度上願意在危機中助德國一臂之力呢,比如通過進口更多德國的產品?兩國間的氣氛在經歷了西藏問題和奧運會前的激烈討論還是處於一種熱不起來的狀態。

Prof. Sandschneider

桑德施耐德:金融危機對中國的影響迄今還很有限,原因之一也是中國的銀行還沒有完全納入全球銀行體系。但中國的擔心是因全球經濟衰退而失去重要的銷售市場,從而也影響到中國的經濟增長。中國現在就已經下調了增長的預期。因此中國即使是出於自身的目的也會積極參與全球範圍內的緩解危機措施。

德國之聲:從某種意義上說,金融危機迫使各方都採取較為實用主義的路線了?

桑德施耐德:這往往是危機的積極效益。一般情況下,一個政治方案出台討論是個非常漫長的過程,但危機當頭的時候,各方都明白,迅速和有效的行動是關係生死存亡的問題。這一次歐洲各國和美國還有其他相關國家協調行動,其效率確實令人感到驚訝。危機對政治決策過程確實有積極的影響。

德國之聲: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今天和美國總統布希通電話,表示中國願與國際社會一道共同應對金融動蕩。中國與西方國家的"患難與共"是否會導致此間媒體今後在對中國的報導方面用更全面、更客觀的眼光看中國呢?

桑德施耐德:這樣的預測恐怕太樂觀了。我深信,我們需要用更全面、更實用的眼光看中國,但這不排斥我們指出中國發展過程中的負面現象,但需要用建設性的方式,西方媒體過去幾個月對中國的感情用事的報導顯示,這還是一條很漫長的道路。我希望中國日益增長的重要性,不只是對世界經濟來說,而是對所有全球問題的解決來說,我希望中國的重要性促使我們不再繼續散播片面的、只考慮我們自己利益的中國畫面,而是努力去瞭解這個國家的多樣性,從不同的角度去看中國發展。

德國之聲:桑德施耐德教授,在梅克爾總理訪問中國的前一天,請您對德中關係的現狀做個非常簡短的描述,有待改善?

桑德施耐德:每個關係都可以在現有基礎上繼續改善。德中雙邊因德國有關西藏的討論以及媒體的報導而受到了影響,但兩國關係的根基沒有改變。我堅信保持兩國關係的牢固基礎符合我們雙方的利益,我也堅信梅克爾總理深知這一點,在北京也會拿出相應的行動。

德國之聲版權所有

轉載或引用請標明出處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