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楊潔篪呼籲在非洲中企要循規守法

2012年1月6日

目前正在納米比亞訪問的中國外長楊潔篪本周四表示,要更好的教育中國企業,讓其更加尊重當地人的工作權利。

圖片來源: DW/B.Moll

從1月2日至1月7日,楊潔篪正式訪問科特迪瓦、尼日爾與納米比亞三個西非國家。本周四(1月5日)楊潔篪與納米比亞外長烏托尼(Utoni Nujoma)會晤後,兩國外長分別在接見媒體時發表了5分鐘左右的講話,楊潔篪在講話中把非洲比喻成是投資者的"金礦",非洲是一個資源富饒的寶地。尤其值得投資的是基礎設施,因為它是一個國家的血液與筋骨.非洲唯一一家德文報社《匯報》主編費石爾(Stefan Fischer)也被邀請到現場,他表示,楊潔篪短暫的露面中點到了中國企業在非洲不尊重本地工人的工作權利問題,楊潔篪說,確實不是所有在納米比亞的中國企業都能做到循規守法,並強調,中國企業要遵守當地的法律。

被剝削還是搏生存

據法新社數據,目前有約3萬5千中國人生活在納米比亞,而這些人大多是中企的工作人員,在納米比亞的中國企業主要從事貿易和參與基礎設施建設。費石爾表示,雖然幫助非洲各國修建了鐵路、公路,帶來了物美價廉的商品,可是中企在非洲各地名聲並不太好,以納米比亞為例,一些中資給員工的工作條件極差, 費石爾介紹說, "一些工種如建築工人,本來有一定的危險性,可是中資企業不給員工上保險,而且這些體力活做工時間也很長,也不付加班費,給當地人支付的薪水也很少,有的甚至低於最低薪水標準等等,這都是違反當地法律的。"

不僅僅是在納米比亞,楊潔篪此次西非之行的另一個目的地,尼日爾也有著相同的問題,來自尼日爾北部的馬曼德(Issoufou Mamane)表示,中國企業在尼日爾也是出了名的薪水低,比如在鈾礦,作業危險,可是薪水卻少的可憐:"雖然是外企,可是他們給的薪水是向本地薪水看齊。很多工人想去中國大使館門前抗議希望可以改善工作條件,可是最終沒有去。你知道,尼日爾的失業率很高,尤其很多年輕人沒有工作。所以中國還是我們的朋友,尼日爾還是很歡迎中國的。"

我們是朋友

也許是基於同樣的原因,納米比亞政府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常駐納米比亞首都溫得和克的費石爾表示,儘管媒體多次曝光中國企業的問題與原材料流失的問題,政府有關部門雖然大聲呼籲過幾次,不過都是雷聲大雨點小,沒有出台具體的干涉措施。費石爾表示:" 現在楊潔篪雖然說讓中國企業循規蹈矩的在當地經營,可是我不覺得情形以後會有什麼改變,因為只有納米比亞政府主動出擊,這些現象才能有轉機。可是我猜想,納米比亞政府以前沒有整頓的跡象,以後,還是不會拿兩國友情來冒險。"

近年來隨著中國對各種資源的需求不斷地擴大,中國在非洲的投資與貸款項目也迅速增加,中國商務部網站數據顯示,中國進出口銀行過去10年裡累計向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和地區提供了672億美元貸款,成為非洲地區最大貸款提供方。

可是隨著中資礦廠、油廠、工地等的增多,侵犯人權問題也漸漸浮上水面。英國《衛報》整理了部分近年來中國在非洲的侵權事件:

2000年在蘇丹鑽取石油涉及蘇丹政府強行徵地

2006年中國監工被指在贊比亞勞資糾紛中向工人開槍

2007年在剛果簽訂缺乏透明的商業協議

2008年在尼日爾法國公司壟斷的鈾礦被轉讓給中國,當地人抗議

2009年中國同鎮壓民主的幾內亞軍政權簽署石油和礦產協議

2011年人權觀察組織說中國在贊比亞的銅礦違反了安全和工會法律;同年中國公司被指在辛巴威军隊支持下在鑽石礦侵犯人權

作者:文木

責編:洪沙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