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175年忌辰漫談歌德
2007年3月31日18世紀70年代,所謂的「狂飆突進運動」席捲了德國,這時期的歌德,因失戀而撰寫的一部具有濃厚個人色彩的中篇小說「少年維特之煩惱」,轟動文壇。書中主人公-少年維特,成為當時年輕人熱烈崇拜的偶像,許多小青年甚至效仿維特,為情而死。
1794年,歌德與德國偉大的劇作家-席勒-建立了深厚友誼。這時期,歐洲的民主及民族運動,以及虛無社會主義思想,風起雲湧。歌德的思想及創作,在這一潮流中又有了大幅度的跳躍,他歷時60年撰寫的經典巨作「浮士德」,就是在這個時期完成,它與「荷馬史詩」、「但丁神曲」,以及莎士比亞的舞台劇「哈姆雷特」,並列歐洲四大古典文學名著。
歌德畢生與葡萄酒有著不棄不離的宿命關係。有人說,如果沒有葡萄酒,可能也就沒有詩人歌德的存在。話說1749年8月28日中午12點,美茵河畔法蘭克福的教堂鐘聲敲響時,約翰‧沃爾夫岡‧歌德靜悄悄地來到這個世界,大家都以為剛出生的嬰兒可能活不下來了。當手忙腳亂的接生婆將嬰兒放進葡萄酒裡清洗的時候,小身體突然有了動靜,最後終於哇地一聲哭出聲音,跟他滿懷憂慮的母親打了招呼。
175年前的3月22日,歌德去世那一天,葡萄酒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早晨9點,82歲病重的歌德要求家人給他倒一杯葡萄酒。為了讓他安靜休息,家人拉起了所有窗簾。歌德自己坐了起來,舉杯一飲而盡。歌德的愛好者-魏瑪鐵路建設局主任庫德雷說:「歌德的精神一下兒提了起來,還要求家人把窗簾打開,讓光線照進來。」
「更亮一點兒」是歌德遺留給後世的最後一句名言。
總結無數描寫歌德飲酒故事的文章,所得出的結論是:他平均一天得消耗兩瓶葡萄酒。不過作家威廉‧博德卻堅稱:「歌德絕對沒有喝酒上癮,『酒』只是他提高生活情趣,享受佳餚美食的一個媒介。」
才華橫溢的歌德,繼承了母親的熱情和豐富想像力。他講故事的天才可以說是與生俱來,能夠把一件平淡無奇的事兒,經過自己的想像和分析,整理成詩歌一樣的語言,然後再娓娓動聽地講述出來。
像這樣一位心思敏銳、細膩的文人的感情生活,當然不可能平淡:歌德一生邂逅的女人多不勝數,想要搞清楚,到底誰是歌德漫長一生中的最親密的女人,會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女人為歌德帶來歡愉和痛苦,也是他靈感的泉源,在他的生命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他所寫的52部詩集、13部科學著作、15部日記和49部書信文集等,加起來總共129部之多。許多人即使打算看完一遍所有想看的書都難以做到。而歌德的創作之多和作品品質,遠遠超越了文學著作的一般水準,因此有人說,歌德是德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尚未辭世即已受到人們有如聖者一般尊崇的偉人。
德國之聲版權所有
http://www.dw-world.de